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图片头条 >> 正文

小小咖啡店承载创业梦想 让公益列车开往春天

发稿时间:2019-08-05 14:26:1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8月5日电(汪艳)八月的午后还有些炎热,走过爬满蔷薇花的栅栏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童话般的小阁楼。创业青年坚春天穿着工作服,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屋前屋后。这个“深居”在大华·1935园区内的咖啡店便是他的梦想承载地。

  这家咖啡店不单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提供一份宁静和舒适,还长期进行着各项公益项目。20个烟头或者1个旧玩具便可以换一支可口的冰淇淋,从2016年开店至今,附近学校的学生已经捡了超过5万个烟头。店内收到玩具超过1.5万个,并通过志愿者全部送到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手中。

  创业青年坚春天给顾客递咖啡。新华网 王智超 摄

  葆有童话梦想的创业之路

  1984年出生的坚春天,大学时期就开始做公益,毕业之后便投身做了7年全职公益,在多家公益机构从事青少年性教育、罕见病、救灾等工作。2012年他从北京回到西安,开始了一段体验式的工作旅程:去国企上班、开大排档卖烤肉,在珠宝店做文案,上天桥卖诗集,去咖啡店做学徒……在这个80后小伙看来,生活是新鲜且多元的,需要更多的尝试。

  2016年,坚春天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咖啡店,一只承载着童话梦想的“绿驴”自此驻扎进了西安大华·1935园区。在他看来,咖啡店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将生活态度、价值观以及公益完美结合起来。

  坚春天给自己的咖啡店设计明信片。新华网 王智超 摄

  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坚春天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资金压力就跟朋友借,人手不够的时候,墙上的彩绘、凳子的喷漆、用具的采购等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亲力亲为。那时候的坚春天干劲十足,一辆小电动车2个多月跑出了3000公里,一天跑好几次建材市场。

  “开业后最惨淡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只有25块钱,只卖出去了一杯咖啡。创业的路上经历了很多无法言说的困难和挫折,但最终我还是实现了它。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它在逐渐变好,以后也会越来越好。”坚春天笑着说道。

  坚守分享情怀的公益之路

  “以前全职做公益的时候我们经常跟农村的小朋友打交道,接触久了之后发现他们很大部分缺乏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陪伴和呵护。”坚春天开店之后发起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就是旧玩具换冰淇淋,收到的所有玩具都会整理打包好,评估一下经常合作的几家学校的需求,然后召集多才多艺的志愿者,一同前去捐赠玩具。

  小朋友捐赠自己的旧玩具。新华网发

  “这是一种和素未谋面的小伙伴分享玩具的过程,对于送玩具的小朋友和收玩具的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坚春天表示,这个项目不仅诠释了“分享”这个词语的美妙,也让那些旧玩具重新利用起来,减少了浪费和垃圾的产生。

  而在这家咖啡店里,可以免费吃冰淇淋的方法不止是用旧玩具换取,还可以用烟头换。“园区附近有好几所学校,平时经常会有孩子们来店里写作业,有些孩子写作业时想吃冰淇淋,但钱又不够。”坚春天寻思着送冰淇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那就去园区的地上捡烟头来换吧。“首日就收到了500多个烟头,我自己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咖啡店店员清点小朋友捡到的烟头数目。新华网 王智超 摄

  烟头换冰淇淋项目开展过程中,坚春天听取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在不断改进中逐渐成熟。“这已经是我儿子第二次过来换冰淇淋了,他现在在路上只要看到烟头就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大华·1935园区内一位小学生家长笑着看向不远处正在石板缝间找烟头的孩子。她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保洁阿姨的辛苦,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这个活动我希望有一天它是可以终止的,当孩子们去捡烟头发现没有烟头可见,环境变得很棒,这才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坚春天希望可以通过微小的力量带动更多人走进公益,走进分享,走进环保。

  咖啡店接收网友建议,给小朋友发放专门捡烟头的夹子。新华网 王智超 摄

  追求爱与期待的未来之路

  谈到以后,坚春天打算将收集旧玩具项目扩展到可以收集其他的用品,让大家通过咖啡店这个平台交换彼此闲置的物品,让有价值的物品可以循环利用起来,而不是直接丢弃。“随着国家对于垃圾分类各项政策在各地的落实和开展,我们也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些小力量,一起保护环境。”

  “未来我希望可以把我的咖啡店开到别的地方,继续发光发热。还想开一家面馆,你写一首诗歌便可以埋单。”在坚春天看来,缺乏仪式感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他希望这样一家面馆可以唤醒人们对浪漫生活的追求。

  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参加咖啡馆“玩具换冰淇淋”项目。新华网发

  用心热爱公益、热爱生活、热爱梦想,这就是坚春天正在做的事情。正如他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美好的生活,但是不要忘记我们就是这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