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图片头条 >> 正文

“无声世界”26载传递爱心

发稿时间:2020-09-27 11:16:18 来源: 新华网

  2017年,在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原校址,何兴武带着一个孩子返回宿舍,为了不让孩子害怕,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帮助照亮(2017年9月13日摄)。

  今年77岁的何兴武是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学校创办于1994年,当时本身也是聋哑人的何兴武应邀任教,几年后校长去世,何兴武接管了这所学校。

  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为了帮助他们,何兴武节衣缩食,拿出自己的积蓄和退休金资助孩子上学。为节省学校开支,将更多钱用在学生身上,何兴武的妻子也加入学校,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

  2005年,看见老父亲还在辛苦办学,儿子何彪深受感染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拿出积蓄加入学校。“我希望能帮父亲好好办校,不仅要教聋哑孩子们知识,而且要让他们能主动融入社会,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何彪说,他现在已经接替父亲,成为学校的新任校长。

  平凡的坚守感召了更多的爱心。2006年,1994年首届入学的听障学生邬凯旋决定再次回到学校,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我在学校的时候,老校长对我们特别关爱,现在学校师资力量不够,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传承他们的这份爱心。”邬凯旋用手语表示。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运营逐步稳定,经常能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很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些孩子学习知识比听力健全的孩子慢很多,但他们坚韧、执着,渴望知识,相信他们通过学习,能够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何兴武用手语表示,“只要有学生愿意来,我就会坚持下去,我如果不在了,还有我儿子、小邬这样的孩子会把学校继续办下去!”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彪在教一个孩子手语(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彪在给学生们用手语介绍外面的世界和他经历的故事(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彪在用手语给学生上课(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三联特殊教育学校(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兴武在午后给两个孩子用手语讲故事(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彪在和一个孩子互动,教他手语(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邬凯旋在给学生上课(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邬凯旋(左二)在女生寝室给大家布置大扫除的任务(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2017年,在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原校址,何兴武在手语同步教学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练手语(2017年9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2019年,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何兴武和妻子何润妹在拿刚煮好的茶叶蛋给学生罗峰(右二)、谭石发(右一)品尝,如今,罗峰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2019年11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