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逆风飞扬 自强的青春更闪亮
——记二○一九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会芳

发稿时间:2019-06-28 10:2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人物小传:杨会芳,现任河北省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康复班教师,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最美中职生、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自强之星、河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过对杨会芳来说,这不如意事来得有点早,那年她6岁。

  杨会芳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曲周县的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先天性痴呆,家里主要依靠父亲赚钱养家。2001年秋季,上学前班的她依稀记得“家里出了大事”。

  “第一次看到我爸生病,是躺在床上,打着吊瓶,很多人围着他。”杨会芳说。后来,她才知道父亲是突发脑梗导致的半身不遂。

  面对家里的变故,6岁的她心里既害怕又紧张,但她主动照顾起家禽、家畜,帮着父亲分担劳动。

  “第二次病得严重,我爸站不起来。那会儿他就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每天吃饭需要我姥姥、姑姑去喂。”尽管每年都预防高血压,但两年后父亲的病情再次复发而且更加严重。杨会芳回忆,那时她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担负起养家的责任了。

  从那以后,做饭、洗衣服、为父母买药,成为这个8岁孩子的生活常态。

  “刚开始不会做饭,只能照着我爸的样子学。”杨会芳记得,由于不会生火,做饭时她经常被烟熏得睁不开眼。

  为了增加收入,上小学二年级的杨会芳开始通过给同村农户干活来挣钱。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到邻居家剥玉米,挣零用钱。秋收时,地里又热又晒,玉米须很扎手,邻居在前面干,她就跟着学,也没有觉得苦。

  虽然照顾家人的担子很重,但杨会芳很坚强。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父亲的关爱。“我爸给了我很多爱。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他总会把好吃的、好用的都留给我。”

  有时杨会芳工作到很晚,晚上11点多才能到家。这时,父亲不管多晚都会在门口等她回来。回到家,杨会芳就把自己赚的四五元交给父亲,但父亲从不舍得花。每天父女俩一起炒菜做饭,是她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候。“虽然很苦但很幸福,即使干活有些累,但我觉得知足。”

  在杨会芳眼中,与生活拮据相比,上学难才是最大的困难。“每次看到我爸因为学费去求别人,心里就会难受。”杨会芳说,每年交学费的时候,因为家庭原因,她都拖到最后一批才交。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2011年,中考结束,父亲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杨会芳决定和朋友一起到山东青岛打工。但刚到青岛不久,她便接到家里的电话:父亲再次病倒了。“晴天霹雳,感觉太突然。”她说。

  回家后,面对病重的父亲,杨会芳不得不放弃上高中的机会,留在家里陪父亲。“当时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爸身体稳定后,还有机会去上。”

  一年后,父亲的病情稳定,杨会芳终于又有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她知道家里的特殊情况不适合上高中,“如果上高中,可能还要几年才能就业,所以就想着学个技能,早点找份工作”。最终,杨会芳将目光落在了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杨会芳再次参加中考,并报考了邯郸学院曲周分院。

  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她在家里学习理论知识,有专业课的时候再骑车赶到学校学习。入冬后,老师担心她在路上的安全问题,于是杨会芳决定在学校里租房,并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边照顾父母,一边上学。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带着父母求学的事情被当地媒体报道。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来帮助杨会芳,他们带来的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鼓舞。2012年10月,曲周县中医院领导知道了她的事迹后,把她们一家接进康复病房,提供住宿,还免费为她的父亲做康复治疗。

  面对接踵而至的关心与帮助,杨会芳一方面心怀感恩,真心地感谢好心人的关爱;另一方面她也坚守自己内心自立自强的底色。杨会芳告诉记者,在她眼中贫困只是一时的,只要自己勤奋肯干,未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如今,作为一名特教中心老师,杨会芳也开始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业余时间,她经常投身公益活动,假期做志愿服务,为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捐助,还默默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为特殊儿童上课。2017年,杨会芳参加了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并提出《关于解决特殊儿童长期生存发展的建议》,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