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从贫困户到种蔬菜致富 成顺宝“挖宝记”

发稿时间:2019-07-25 16:18:00 来源: 新华网

  眼下,正是蔬菜收获旺季,36岁的成顺宝在田间地头忙活着。放眼望去,一片翠绿映入眼帘。“看,这些都是‘真金白银’。”成顺宝说。

  6年前,他家6口人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

  从入不敷出到摘掉穷帽,蔬菜种植改变了成顺宝一家的人生轨迹。

  成顺宝家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牌坊村。这里海拔达2500多米,年平均气温只有4.4摄氏度。

  一直以来,他和所有村民一样,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钱少活多,人还被拴在了地里。”成顺宝说,他和妻子还需要照顾家中常年因病卧床的兄长,“哪里也去不了。”

  迫于生计,2010年,成顺宝的父母远走他乡,来到了甘肃省酒泉市一家炼铁厂打工,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2500元要寄回家贴补家用。

  苦日子不好过,可文化程度不高的成顺宝没有办法,只能在农闲时,就近务工。经人介绍,他在安定区内官营镇这个蔬菜种植大镇给人当劳力。背菜、装菜的间隙,他开始“偷师学艺”,摸索种菜的门道。

  在内官营镇,普通农用三轮车能装大约1500公斤甘蓝菜。行情好时,一车可卖到3000多元。成顺宝有点“眼红”了,“他们能种,为啥我不能?”

  迫切脱贫致富的想法战胜了畏首畏尾的心态。2013年3月,成顺宝从农资店赊欠了26包甘蓝种子,并将这260克种子播撒到了自家的2亩田地上。

  撒下的是希望,是对命运的不屈从。从育苗到移栽,成顺宝像照顾孩子一样,守在地旁,施肥、浇水、锄草,不敢怠慢。村干部积极对接农技中心,给予他技术指导,帮他解决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甘蓝长势很快,一天一个样。当长得有碗口那么大时,成顺宝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当年7月,两亩的甘蓝菜为他换来了1.8万元的现金。

  捧着这一沓现金,不善言辞的成顺宝兴奋地喊道:“挖到宝了!”

  还了部分外债后,成顺宝扩大蔬菜种植规模。2014年,他将家里10亩地全部种上了甘蓝。

  也是这一年,怀着既愧疚又激动的心情,他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爸妈,回家吧。”在外漂泊了5年、省吃俭用、从不回家的老人终于倦鸟归巢。

  收入高了,胆子也大了。2015年,他又租下老乡的10亩地,再次扩大规模。当地政府投放了蔬菜育苗钢架大棚,助他实现了从露天点种到设施育苗的标准化转变。当年7万多元的蔬菜收入使他彻底脱贫。

  对成顺宝而言,自己努力,政府给力,没有干不成的事。

  高峰乡党委书记马鹏一介绍,定西十年九旱,但高峰乡很特殊,因为高寒阴湿,土壤保湿保墒效果好,发展蔬菜产业优势明显。“以前群众从来没想过,大山里也能种菜,成顺宝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读懂“致富经”,当地政府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牌坊村开展“一亩试验田”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组织菜农在田间地头挖蓄水池,充分利用降雨,满足灌溉需求,降低成本。

  有了政府铺路,成顺宝干劲更足了。去年,他流转土地100多亩,用于种植甘蓝等蔬菜,加上牛羊养殖,年收入达到了40万元以上。

  先富带后富。15户贫困户紧跟他的脚步,改种蔬菜。47岁的村民韩忠去年靠种菜收入18万元。

  从2013年3户种植蔬菜10亩到今年178户种植2500亩,牌坊村跑出了脱贫新速度。去年底,整村脱贫。

  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表示,产业发展不走弯路,群众脱贫才有捷径。“安定区打造了多个蔬菜恒温储藏库,先冷藏后销售,完善销售链条,避免菜贱伤农。”

  日子好起来了,成顺宝的“看海梦”也实现了。今年3月,他人生头一次坐飞机,飞到了福建省,看了大海、吃了美食、拍了美照。

  

  

  

  (责任编辑 :傅云鹏)

责任编辑:叶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