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治沙达人”张应龙:让大漠披上绿装

发稿时间:2020-06-01 13:36:30 来源: 新华网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在森林防火瞭望台上观察(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天,陕西省神木市一个偏僻大漠中的“小人物”张应龙,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03年,张应龙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神木县,承包毛乌素沙漠中19.2万亩荒沙地,开始科学造林、治沙。他创新混交造林、生态经济林、种九留一等模式,探索出一条科研、科普、生态造林、生态惠民的循环林业发展道路。

  17年来,张应龙累计承包42.8万亩沙漠。依托治沙文化、治沙科研、治沙造林、治沙惠农的总体目标,他与当地村民合作,发展林业苗木育苗基地,引进树莓、花楸、酿酒葡萄、食用菌种植及林下鸸鹋、绵羊生态养殖,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如今,满眼青翠的人工林覆盖了曾经的荒漠,圪丑沟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在观察长柄扁桃果实生长情况(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右)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邵明安在查看水量平衡观测设施(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在森林防火瞭望台上观察(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喷灌设备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田间作业(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村民在采摘种植的西葫芦(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治理后的荒漠已变成“塞上江南”(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张应龙查看昆虫诱捕器收集昆虫标本情况,及时了解林区生态状况(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