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19棵“不老松”的绿色梦

发稿时间:2020-07-08 11:48:40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当年妇女植树队名单。

  那些年的回忆。

  老窑洞是植树队避雨的好地方。

  王计云看着当年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喜上眉梢。

  2019年,东干丈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山楂树下约个会。

  东干丈村,如同一叶小舟,在大青山起伏连绵的群山之边停泊。它曾是呼和浩特市东部一个四野光秃、水土流失的山区小村庄,如今它已绿树成荫、果树繁盛。37年间,19名妇女用她们不变的信念,改变着它贫瘠的面貌。

  19名妇女的庄严承诺

  东干丈村四面环山,山地面积占本村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荒山野岭、资源贫瘠,风沙刮起来有时黑乎乎的,白天还要点灯。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东干丈村生态真实写照。

  1983年的春天,王计云当上了东干丈村妇联主任。

  要想改变穷山恶水的环境,就得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她守着一颗播种绿色的初心,向全村妇女发出了号召。

  3天之后,村里的植树报名单上有了王计云、张二兰、武青连、张二妞、郭秀珍、孟二板、张妙花等19人。

  就这样,王计云带领着这支妇女植树队,不分昼夜地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植树造林之旅。从那时起,19名妇女就像19棵青松深深植根在荒山秃岭之中……

  植树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回忆起37年的植树历程,年过七旬的王计云仍然满怀激情。

  没有技术就不断学习,没有水源就寻找法子,不信荒山变不了绿。

  植树队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掌握了如何适应当地土壤和地貌挖坑、放苗、填土、围堰等基本技能。

  第一年,她们辛辛苦苦试种的100多亩树苗成活率却只有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五十,为什么成活率才一半?种树步骤错了?还是技术应用不过关?经过与林业局工作人员的讨论,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缺水。

  东干丈村的气候与地形地貌导致这里荒山荒坡,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干涸缺水,只能靠天吃饭。

  靠天?天不赐雨。靠双手、靠技术才是出路。靠双手,找水源、挖水池;靠技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蘸浆点种”办法,和起泥浆,在树根上蘸泥浆,有效解决了缺水难题。

  “那时,你爸还小没人看,就带到山上,困了就把他放在土堆上睡。有一次下大雨不敢过河槽,我就背着他在雨里,一淋就是两三个小时,回家时,大人小孩都感冒发烧了......”张二兰时常给8岁的孙女讲起当年的植树故事。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古路板林场拉树苗,路上车坏了,大家推了7个多小时才回到村子。现在推不动了,老伙计们年龄最大的都75岁了。” 作为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的获得者,王计云在实现绿色梦的路上有很多难忘的回忆。

  春种,气候适宜成活率高;夏护,修个边坡蓄水保湿;秋挖坑,松土容易接水不难......

  从开春到封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计云和队员们常年在山上植树,一干就是几十年。

  如今,当年只有筷子般粗、一尺高的小树苗,已生长为参天大树。那接近60度的山坡上树木成林的景象,正是这些“愚公”般妇女们,用一锹一锄,用一桶一担造就的15000亩“三八林”,筑起的“绿色梦”。

  山楂树下有个约会

  造林改变生态,种植改变生活。2019年,东干丈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种植经济林助力生态建设,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还是她,还是她们。“走,上山种果树!”王计云背起铁锹与植树队的战友们再次出发。现已70岁被村委会聘为护林员的王计云,身体依然十分硬朗,她主动请缨,担任植树“顾问”,现场指导村民种树。“这边是山楂树,那边是海红果树,那边是鸡心果树,都抗旱耐冻……”山上的热闹劲儿鼓起了村民的幸福劲儿。

  以此为机,东干丈村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贫困户们上山植树造林,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真正将东干丈村的绿树变成贫困群众的“摇钱树”。

  一年后的今天,上山放眼望去,山楂树幼苗茁壮生长,山路两旁的苹果树也已吐出新绿,昔日荒芜的山坡,如今遍是绿林,往日贫穷的山村,如今充满生机。

  一年成树,三年摘果。王计云望着一棵棵山楂树满怀喜悦,与植树队的战友们说:“我们约定明年,与村民一起摘火红的山楂”。

  一头头苍苍白发,见证了一山绿色。

  一条条喜悦皱纹,唤起了一村火红。(记者 包荭)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