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陈朵多:“我愿为患者和家属送去阳光”

发稿时间:2021-03-27 10:28:00 来源: 中工网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身穿白大褂却不是医生的陈朵多收获了满满人气,许多患者和家属因为她和同事们的努力,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作为医务社工,陈朵多更关注的不仅是病人身体的疾病,还有“全人”的概念,注重病人及家属的“身心社灵”各方面,带去更多治愈与慰藉。“大家都亲昵地叫我朵朵,在治疗的过程中,我愿意做云朵,用随和与柔软治愈患者的心理,也愿做花朵,给患者和家属带去阳光与希望。”

首创冥想正念疗法帮助缓解压力

  在医院的五年多时间里,陈朵多累计参与病房探访6360人次,个案服务62例。而初出校门的她,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起初怀着一腔帮扶他人的热血,身边人屡屡相劝,陈朵多仍旧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社工队伍之中,部分病人的不理不睬,一些家属的无理取闹,让陈朵多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

  最苦闷的时候,是医院里多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和社工部主任张一奇带她走了出来。“病人身患重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除了自己会承受病痛外,家人也在时刻承受着心理和生理还有经济上的多重压力。” 陈朵多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也放下了心结,更加无私地投入到照顾病人和家属之中。

  也正是这番领悟,让她和同事们共同研发了国内首个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自主临床干预方法——“MMT321”冥想正念疗法。通过前期的预估了解了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再运用该疗法让服务对象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再次思考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最终使服务对象学会理性看待问题。实践证明该疗法对舒缓康复科脑卒中照护者压力有显著效果,并具有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开设全国首个“助盲门诊”

  陈朵多这份设身处地为患者家属着想的体贴,多次来院就诊的视障患者陈阿姨感受颇深:“到现在都不敢想象,只需要预约一下,从进医院大门到挂号、看病、检查、付费、取药,全程都有志愿者陪伴,一路关怀备至。太感谢医院的助盲团队了!”

  70多岁的陈阿姨由于视力障碍加之独居,以前每次到迫不得已时才会就医,每次都担心给别人带来困扰,又担心上厕所,连水都不敢喝。预约助盲门诊后,陈朵多提前与她电话联系,细心沟通就诊需求,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就医流程。

  陈朵多针对视障人士的就医困难,因地制宜,充分链接社会资源,发挥团队力量,开设全国首个“助盲门诊”。不断创新举措,通过“智能预约”、“优先诊疗”、“人文医疗”三大特色为视障人士打造安全、便捷、舒心的“无障碍”就医通道。如今,有就医需要的视障人士,只需通过预约登记,社工团队就会提前与患者耐心沟通就诊需求,并安排好志愿者。患者在预约时间来院,经过专业培训的助盲门诊志愿者将一对一全程协助就医,确保视障人士就医时全程导诊与接诊的顺畅,并提供多类型的便民服务。

  从“捡海星”到助力体制建设

  在社工之中,帮助一位患者或家属,有个浪漫的名字——“捡海星”,但单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无法照顾到沙滩上的每个“海星”。于是,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工作中亦有陈朵多奔走的身影。

  五年来,陈朵多组织开展如节日病房慰问、公益音乐会、健康学校行等大型公益活动165场,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全面化发展,让公益温暖更多的人。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目前已有2082人加入团队,累计服务时间超十万小时。医院成为上海市首批“上海公益基地”、首个“志愿服务文化示范点”。最近,医院还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十佳公益基地”称号。

  同时,陈朵多还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专业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她和团队撰写、出版国内首部医务社会工作临床案例集并拍摄国内首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片——《医务社会工作临床案例精选》与“医务社会工作小组示教片”,成为国内医务社会工作教学与实务主要参考模板;她还对“理性情绪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小组中的运用”等进行探索并发表论文4篇,为专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据《劳动报》报道 劳动报记者 裴龙翔 摄影 贡俊祺)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