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丰台亮出垃圾分类年度“成绩单”:念好“分类经”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区

发稿时间:2021-06-01 11:01:00 来源: 北京日报

  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在21个小区启用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重构资源回收网。摄影:张鹏

  丰台区开展“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创建国家卫生区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年来,丰台区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当做头等大事,多措并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助力丰台区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目前,丰台区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显著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率持续下降,呈现“两增一减”的良好态势,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示范引领带动分类热潮

  2020年12月15日,丰台区17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村”挂牌,成为垃圾分类“样板”,卢沟桥乡周庄子村就是其中之一。在周庄子村每个小区单元门前,都有一个“垃圾分类红黑榜”公示牌。“这是村民自发做的,鼓励大家进一步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养成源头正确分类好习惯。”周庄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为“示范村”以后,周庄子村将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纳入新版村规民约,运用制度约束引导村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并与专业公司合作,聘请专门的分类指导员,每日定时定点引导村民按条例规定进行分类投放。村里全体党员都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自觉参与桶前值守,党员的承诺践诺在村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许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截至目前,丰台区已经有69个小区、村被市城管委授予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荣誉称号,通过率达到100%。其中,周庄子垃圾分类示范村坚持“城市微环境”治理模式,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0%,桶前值守率达100%;政怡家园作为市级机关宿舍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营造“小而美”氛围,通过“一个党员带动一家人”,筹划“市花月季进社区”宣传活动,让居民从“赏花人”变成“种花人”,“以花为媒”宣传垃圾分类和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尚。

  示范村、示范小区带动了丰台全区的垃圾分类热潮。数据显示,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丰台区共分出家庭厨余垃圾124745.24吨,日均341.76吨,分出率稳定在18%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区共处理生活垃圾量同比下降了20.6%。

  设施升级便利分类投放

  流畅的垃圾分类离不开良好的硬件设施。丰台区积极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共规范设置分类收集容器43496个、分类桶站7796组、分类驿站335处、大件(装修)垃圾投放点800余处,满足居(村)民分类投放需求,并借力科技打通垃圾分类交投的“最后一米”。

  丰台区马家堡街道玺萌公馆小区9号楼的陈女士刚刚靠近垃圾桶,桶盖就自动打开了,垃圾扔进去以后,桶盖又自然闭合。这是马家堡街道为方便垃圾分类交投“最后一米”而新引进的“黑科技”。

  通过在普通垃圾桶上安装人体传感器与挂钩,能够实现居民距离垃圾桶1米时,垃圾桶盖自动打开,并在15秒后自动关闭,给足垃圾整理、交投、破袋的时间。自带的语音播报功能实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方法,电脑与机械的控制使得垃圾桶盖升降速度适中,夜晚的LED灯带自动提供照明。另外,马家堡街道科学测算了垃圾驿站与居民楼的距离,做到人到盖开的同时,异味不扰民,语音播报不吵民。“这个感应垃圾桶盖特别实用,有这么好的设备和环境,垃圾分不好类,我都不好意思下来扔。”陈女士说。

  优化前端设施的同时,丰台区还强化末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丰台区循环经济园运行稳定,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率持续100%。渗沥液处理厂二期正式投产。

  齐抓共管深植分类观念

  2020年5月起,丰台区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标准,对进入垃圾楼(房)、中转站及上门收运的其他垃圾严格把关,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同时强化联合管控,共同解决垃圾分类不纯净、不彻底等问题,各街乡镇全部组织签订四品类垃圾收运合同,以规范促习惯养成,观念树立。

  丰台区各属地还充分发挥楼门院长、社区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等作用,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全区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旨在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全区宾馆酒店住宿业、公园旅游景区等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并大力倡导源头分类、“光盘行动”,聚力行业、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回收体系助推源头减量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秉承这一观念,丰台区积极培养居民自主分类、主动回收的习惯,促进家庭生活垃圾减量化;同时建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促进全品类回收利用。

  丰台区各街乡镇通过实地摸排,梳理现有回收站、回收亭、智能回收柜等多种形式的交易场景,规范管理各类可回收物回收网点,结合新建成的分类驿站、APP或电话预约上门等方式,建立了市场与市民之间的回收物交流通道。

  例如,马家堡街道、丰台街道结合丰台区青年汇“减小量”绿色小屋建设“高配版”分类驿站,将可回收物回收品类层层细分,高低值应收尽收,大大提高每日可回收物的“成交量”。卢沟桥乡各社区定期举行“旧物置换+捐赠”活动,发动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积极参与旧物回收,将旧衣物、棉被、旧文具、书包、体育用品、玩具、课外书等带到活动现场和其他家庭的物品进行置换或者捐赠,倡导并践行环保理念与公益爱心。通过分类与回收“两网融合”,丰台区为巩固生活垃圾长效运行注入了强劲动力。文/魏昕悦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