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保障老有所养 鼓励老有所为

发稿时间:2022-05-09 11:07: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河北承德积极优化养老服务: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提供助餐、助医等各类服务,帮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鼓励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满足多元需求,让更多老人安享乐享幸福晚年。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家住河北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的赵秀芝几步快走,打开家门。“小胡来啦,快进来!”看是小胡来了,赵秀芝笑眯眯地把她拉进了家门。

  “小胡”名叫胡希英,今年已经68岁了。为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退休老人余热,滨河社区组建了老年志愿服务队,通过创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大家“今天为别人服务,明天免费享受服务”。胡希英便是这支老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身体还硬朗,为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老服务,不仅可以体现自我价值,以后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特别有意义。”胡希英说。

  去年8月24日,在承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胡希英作为志愿者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和日常工作。“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们‘年轻’老年人的作用,让我们备受鼓舞!”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胡希英仍十分激动。

  建设老年食堂、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广“时间银行”……去年以来,承德市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相结合,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安享乐享幸福晚年。

  优化养老服务模式

  不断丰富助老功能

  陪赵秀芝老人聊聊天,顺便再量个血压……很快,1个小时就过去了。

  走出赵秀芝的家门,胡希英打开手机,在“时间银行公益平台”小程序上进行“志愿服务”打卡。“我刚在时间银行上又存了1个小时,时间币总额增加了不少呢!”胡希英笑着说。

  为了进一步完善“时间银行”服务模式,去年11月,承德市高新区推出了“时间银行公益平台”小程序,通过志愿服务打卡,将志愿者服务时长以时间币形式存入个人账户。“以前志愿服务时长只能在社区纸质登记,有时容易漏记,时长也不够准确。现在服务完直接在手机打卡,不仅精准,还能通过小程序进行权益兑换。”胡希英说。目前,全区共有12个社区的基础数据录入公益平台,后期还将探索实现全市范围内时间币的通存通兑。

  “在我们社区,有一个地方特别受老人欢迎。”胡希英所说的地方,便是去年9月正式开门营业的社区老年食堂。

  “老年食堂的饭菜种类丰富有营养,特别好。”85岁的郝桂凤和老伴儿是这里的常客,以前他们常为买菜做饭犯难。“老伴儿经常需要上医院透析,孩子工作忙又顾不上,老年食堂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郝桂凤说。让她更欣喜的是,遇上下雨、下雪天,只要一个电话,志愿者还会把热乎的饭菜直接送到家,让他们感到很温暖。

  从助娱、助急、助医到助餐、助娱、助浴、助医、助急、助行、助洁,滨河社区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模式,将服务功能从“三助”增加至“七助”,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热线电话、网络预约、线下沟通等方式,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上门服务。

  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佳杰介绍,为了更精准地服务老人,社区对60周岁以上中重度失能人员、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员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送餐、卫生护理、心理慰藉等特定服务,运营补贴也提升为每人每年3000元。

  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增强社区助老力量

  红烧鱼块、青椒炒蛋、白烧萝卜……临近中午,家住高新区梨花社区银杏苑的曹景荣打开手机应用,荤素搭配、丰富多样的菜品映入眼帘。“菜品丰富,价格实惠,还贴心地配了低糖、低脂的套餐。”曹景荣一边说着,一边选好菜品、提交订单。

  去年,了解到居住在滨河社区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助餐、助娱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后,曹景荣羡慕不已。“当时就想着要是自己也住那儿就好了!”如今,不用搬家,曹景荣也能享受到一样的养老服务。去年12月,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服务范围由原来的5个居民小区扩大到9个居民小区。曹景荣所在的梨花社区也被纳入了服务范围。“现在不出社区,也能一样乐享晚年生活啦!”曹景荣说。

  在承德一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照滨河社区运营模式制定的提标改造建设方案已完成,建成后将覆盖2个社区11个居民小区。完善社区养老模式,延伸养老服务内容……在高新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覆盖面不断扩大。

  “2021年9月以来,高新区实行区工管委班子成员包联社区机制,全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全区12个社区建立了两个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日间照料服务站,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为各日间照料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两名,按照‘呼叫、派单、服务、评价、记录’五步运行机制提供服务。”高新区社区工委副书记徐娜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助老力量,高新区还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作用,通过树立助老服务典型,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中。

  “老伴儿,看你每天干得热火朝天,我也想成为一名老年志愿者。”在老伴儿胡希英的带动下,退休后的范学甫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现在我们已经实现老有所养,趁还有干劲,更要老有所为。”范学甫说。

  如今,高新区12个社区共建立志愿服务队42支,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366人。“我们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作用,根据志愿者个人特长分成慰问组、文艺组、家政服务组等12个小组,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徐娜说。

  完善基层养老设施

  满足老人多元需求

  海棠苑居民安彤的母亲今年已经98岁了。家里墙壁是瓷砖,沾水湿滑,老人洗澡时稍不注意就容易滑倒。社区联系专业人员上门,在老人家中安装了“一字形扶手”。这下,老人抬手就能握住扶手,再也不担心会摔倒了。

  家住万华小区的陈大娘家中水管坏了,子女又不在身边,她赶忙拨打了养老服务热线。没过多久,一名家政服务人员便上门前来维修,及时化解了老人的用水难题。

  在文庙社区,王秀华和老伴儿每天到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和其他老年人聊天、下棋,生活充实又愉快。

  从“养老”到“享老”,如今在承德,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精准贴心的养老服务中安享晚年,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者在边助老边养老中乐享晚年。

  “要紧紧抓住社区这个基层基础,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各项功能,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承德市委书记柴宝良说。

  目前,全市177个社区共建设205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配备439名专职人员,覆盖2099个生活小区,实现了服务设施社区全覆盖、服务功能生活小区全覆盖。全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共有206家机构接入市级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全市八县四区全面启动午餐助餐服务,已累计提供助餐服务4517人次。”承德市民政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窦立新说。

  “未来,我们还将通过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在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年轻’老人参加到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中,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窦立新介绍,到2025年,承德市将逐年增加“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全市城乡社区总数中的占比;到2035年,全市城乡将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