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努力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发稿时间:2024-07-01 13:4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老师,我上周的数学测验考了97分,班级第二名!”6月15日早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火车站附近的阿依圆梦书屋(阿依,彝语中孩子的意思)刚开门,等候在外的彝族小女孩的莫尔里就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翻出试卷,向书屋志愿者报喜。

  的莫尔里家所在的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9岁的的莫尔里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每个周末她都和哥哥一起到书屋看书学习,这里承载着他们走出大山的梦想。

  书屋的发起者苏正民是凉山州土生土长的彝族农家娃。两年来,这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校学生在大凉山建起了7间阿依圆梦书屋,让数以千计的孩子受益,也为600余名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建设家乡的平台。

  苏正民出生在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火把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看书的地方”。15岁时,父亲病逝,留下数十万元的债务,苏正民辍学放羊。

  “凉山孩子们的张妈妈”、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的出现,像一束光照进苏正民灰暗的生活。她为苏正民和妹妹申请到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帮助他们重返校园。

  “几千公里外的张妈妈不遗余力地帮我,让我知道,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这个少年暗下决心,跟随“张妈妈”的脚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高考一结束,苏正民来到献血站,撸起袖子,开始了无偿献血之路。他还登记了遗体器官、骨髓捐献。截至今年6月,苏正民献血达52次,累计12100ml,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从那时开始,无论走到哪里,他的身上总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好,我登记了遗体捐献,如果因为意外导致我本人死亡,希望告知医院联系捐献相关部门。”

  2017年,苏正民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校园里,苏正民奔跑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他发起成立了“中南财大献血小分队”,有26人加入进来。每到周末,就有人在微信群中发布“摇人”信息:“献血打车‘三缺一’了!”

  苏正民还是湖北省“百生讲坛”的“金牌主讲人”。他的爷爷是奴隶,新中国成立后家里才分到土地,这位彝族小伙以自身经历讲述“知识改变命运”,以大凉山的风貌变迁和彝族奴隶制度的废除解读“什么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宣讲党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政策。

  大一暑假,在参加凉山州少数民族白鹭班特尔果中心校夏令营志愿服务时,苏正民目睹一些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回到学校,他和6位同学发起“阿依助学计划”,呼吁有能力的师生“一天捐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定向资助大凉山的困难学子。

  几年来,这项计划已有282名固定月捐者和70余名一对一捐赠的爱心人士,资助了146名凉山学子,其中有5人考上大学、1人考上研究生。

  他还将“阿依助学计划”进行延伸,建起一间间阿依圆梦书屋,汇集了4万多册图书。数以百计的志愿者先后加入书屋。

  苏正民为家乡奔走的行为,让彝族学生何木果深受感动。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的他,两年来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参加阿依圆梦书屋陪伴活动60多次。

  2023年9月,苏正民结束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在大凉山的一年支教生活,返校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他感到节奏比以前更紧张了,“想做的事越多,文献看得越多,发现不懂的东西越多”。

  苏正民先后获得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今年4月,他又成为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学员。在“青马学员说”现场,苏正民的成长故事,让许多青马学员感动落泪。有学员找到他,要报名参加助学活动,还有学员想和他一起去大凉山支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书记黄小妹说,从预科生到靠学业成绩保研,从入校时说话磕磕巴巴到成为湖北省“百生讲坛”的“金牌主讲人”,苏正民一路成长、反哺家乡的故事,可信、可亲、可学,对身边同学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年轻人就要追这样的星”。

  李梁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