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黑龙江大学600余名志愿者9年接力讲电影
为视障人士搭起一块“荧幕”

发稿时间:2024-10-22 10:3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哈尔滨市的视障人士谭跟同每月月底都会和老伴坐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黑龙江省图书馆“看”电影。这个习惯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现在。

  40多年前,刚17岁的谭跟同眼睛意外失去光感,当时这位电影迷的感觉就是“对电影死心了”。《红灯记》《南征北战》是他看过的最后两部电影。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大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帮他继续“看”电影,“他们就是我的眼睛”。

  这些大学生来自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心幕影院”团队。作为黑龙江大学团委打造的品牌社团,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计已有600余名大学生参加,为百余位老年视障人士讲了近80部电影,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1万个小时。几乎每月月底,他们都会去黑龙江省图书馆讲电影。

  一届又一届学生接力讲电影,不仅为视障人士打开一扇窗,也在其中找到自我、收获成长。2013年,黑龙江省图书馆无障碍服务部开始探索给视障人士讲电影,但这项活动进展得并不顺利。服务部副主任宋文介绍,起初他们邀请专业电台主持人讲电影,“他们工作很忙,一年也讲不了几部”。而且,因为没有资料来源,电影也比较旧。

  到了2016年,眼看活动就要陷入僵局,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吴韩主动联系省图书馆,提出让新闻专业的学生讲电影,“我们有纪录片创作、影视文学分析等课程,这种活动不仅能帮助视障人士,也能让学生将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经过几番沟通,2016年5月21日,“心幕影院”团队成立,目标是“在视障人士心中搭起一块荧幕”。团队刚成立时,只有3人,吴韩是指导老师,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讲的第一部电影是2016年大火的《美人鱼》。

  吴韩回忆,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大家看了好几遍,有些片段甚至看了几十遍,就是为了“嚼碎、揉烂”,让视障人士在电影原声和讲解的帮助下,理解电影。

  写完讲稿初稿后,几人轮流戴上眼罩,“听”电影,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反复修改。“比如电影中的美人鱼、八爪鱼,我们一看就知道,但他们看不到,所以得用文字形容出来。”吴韩说。

  带着打磨过几轮的讲稿,3人来到视障人士中间试讲。对这种类似听小说的娱乐方式,大家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从那以后,“心幕影院”团队几乎每月都会为视障人士带去一部电影,一直持续到现在。

  多年过去了,3人初创团队逐年壮大,每个学期都吸纳一批新成员,现在已是第十四届。他们讲的电影,有经典影片、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多元。讲解也越来越成体系,一部电影分5段,由5人来讲。第一个人在正式开讲前,还会总体介绍一下剧情。每个部分的讲解通俗易懂,将内容呈现给观众。

  采访间隙,记者戴上眼罩,“看”了一段《长空之王》。“穿过厚厚的云层向下看,海面上是一座插着中国国旗的灯塔……”伴随着电影原声和学生的讲解,观众仿佛正在俯瞰汪洋大海。

  随着活动的逐年开展,志愿者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生、“心幕影院”团队第十三届负责人苟博睿讲了15部电影,他说,一些难懂的电影片段常常需要一秒一秒甚至一帧一帧地回看。他解释,一个短暂的眼神交流、人物嘴角的微微上扬或是背景中一个不起眼的物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电影情节和人物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不逐帧查看,很容易忽略,影响对电影的完整理解。“现在讲一部电影,需要写一万多字的讲稿。”苟博睿说。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团队还探索在讲解前发放一些与电影相关的物品。在今年5月前往大庆讲解《长空之王》时,他们就先发放了提前准备好的飞机模型。“这部电影中有很多镜头展现飞机如何上升、旋转,如果是先天失明的人,无论我们怎么讲,他都很难理解。”新闻学专业大二学生、“心幕影院”团队第十四届负责人许兆盈说。

  66岁的徐军只要有时间就来参加活动,他最喜欢的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电影讲述的励志故事让他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我们虽然看不见,但能听见。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就是慢一些。”他说。

  每月一次的观影还让徐军认识了很多同他一样的朋友,“我通过说话声音就知道谁来了,我们会聊电影,偶尔也会约着一起出去”。

  在陪伴这群老人的过程中,大学生同样收获满满。苟博睿刚进大学时,一度有些困惑,“对前途不了解,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与其内耗,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加入“心幕影院”团队以来,苟博睿觉得自己的创意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稿撰写能力都有很大提升,这些都是一名合格编导所必备的,“毕业后想做短视频方向(编导)”。

  热爱新闻专业的许兆盈一次在和老人聊天时,对方得知她的专业后,鼓励她用文字为弱势群体发声。“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要做一名记者。”那次聊天后,许兆盈每次活动都主动和老人聊天,听他们讲“光辉岁月”。在她看来,“这能提升采访能力”。

  志愿者赵鹏(化名)成长经历特殊,“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受到社会的各种资助。我穿的鞋、背的书包,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来到大学后的他在得知“心幕影院”团队招新后,第一时间报了名,“这是一个让我回报社会的平台”。如今的赵鹏活跃在“心幕影院”团队的各种活动中,讲电影、培训新人……

  9年接力传承,志愿服务的种子已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吴珩介绍,考研到其他院校的学生会参加新的志愿服务,在哈尔滨工作的毕业生,有时还会回来和学弟学妹们一起讲电影。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