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妇联聚焦“顶梁柱母亲”群体需求,联合悦家社工事务所动员195名志愿者发起“逆境飞翔”顶梁柱母亲关爱帮扶项目,开创性地构建了“政企社协同、全链接赋能”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形成“123”工作机制,即一张需求清单、两大支持系统、三项成长计划,为困境中的母亲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钱天艳
“叮咚!您有新的团购订单待处理。”单亲妈妈张女士接到订单后,熟练地将打包好的三十份水饺贴上“盐姐姐优选”标签,然后麻利地送到外卖员手上。她是北光点亮“她生活”公益项目——“逆境飞翔”顶梁柱母亲关爱帮扶项目中重点帮扶的一员。
张女士原本拥有一个令人称羡的家庭,然而丈夫的突然离世,击碎了原本安稳的生活。面对刚上小学的女儿、30多万元的治病欠款,她独自扛起沉甸甸的生活重担。
2024年夏天,张女士被列为“顶梁柱母亲”项目重点帮扶对象,项目团队在了解到她擅长做美食后,链接当地“盐姐姐”团购平台,成立由“社工+就业导师+平台运营专员”组成的“三位一体”服务小组,为她量身定制了“技能培训+电商创业”的成长路径。目前,张女士日均收入稳定在300元。
顶梁柱母亲,一般是指因夫妻离异、丈夫过世或失去劳动力等原因,而成为家庭主要精神支柱与经济来源的妇女。自2023年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妇联聚焦“顶梁柱母亲”群体需求,联合悦家社工事务所动员195名志愿者发起“逆境飞翔”顶梁柱母亲关爱帮扶项目,并引入浙江北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项资金,开创性地构建了“政企社协同、全链接赋能”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形成“123”工作机制,即一张需求清单、两大支持系统、三项成长计划,为困境中的母亲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
“一张需求清单”摸清帮扶底数
“阿云姐,你放心,我们以后会经常来的。”“黄姐,小迅的身体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联系我们!”“朱大姐,您上次说的房屋补贴的事情给您打听过了,这是电话您记一下,具体事宜咨询这个电话就行。”……
为了解海盐县“顶梁柱母亲”的情况,社工及志愿者们经常下到村社区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为项目的开展建立需求底数。
从去年6月份以来,社工及志愿者们通过192户次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建立起包含“经济缺口值”“心理压力指数”“技能短板图谱”“社会支持水平”等四维度的动态数据库,立体呈现每位母亲在生计、心理、能力上的具体状况,通过季度随访,敏锐捕捉母亲们境遇的变化,让帮扶始终跑在需求前面。
“两大支持系统”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我现在有两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要照顾,前夫微薄的抚养费杯水车薪,你们帮帮我吧,能不能帮我找一份能兼顾家庭又能赚点钱的工作?”走访过程中,像吴大姐这样的“顶梁柱母亲”不在少数。
为了有效缓解这些母亲的经济困境,项目特别搭建了“技能培训”和“就业赋能”双轨支持体系。
在技能培训方面,开设“妈妈课堂”,促成爱心企业与32个家庭签订“居家代工”协议,针对农村妈妈群体,项目开展了种植技术培训,鼓励她们利用闲散土地种植毛豆,开发家庭菜园。“我家去年两季毛豆收入近万元,家庭菜园增收3000元。”张大姐笑着说。
在就业方面,一方面,链接社会上的团购平台,为有手工产品的妈妈链接盐姐姐团购平台。另一方面,对接巾帼共富工坊,为“顶梁柱母亲”们提供工作时间灵活的岗位。
“三项成长计划”赋能生命力量
农村妇女阿云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和两个儿子生活。社工第一次来到阿云家,她坐在凌乱的客厅里,语无伦次地“诉苦”。而社工那些理解的话语,像一道微光,照进她的内心世界,积压已久的泪水决堤而出。后续在社工的鼓励下,阿云鼓起勇气参加了单亲妈妈互助小组。从倾听到分享自身经历再到给予他人帮助,小组的联结,为她撑起了另一片互助的晴空。
这是成长计划中的“心理赋能”计划,该项计划一方面建立专业心理顾问档案库,提供每月1次入户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开展心理互助小组活动,为个案开展心理调适。目前已开展个案辅导20余个。
此外,“家园焕新计划”为“顶梁柱母亲”家庭量身定制“焕新清单”;“成长助飞计划”则帮助“顶梁柱母亲”的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据了解,“逆境飞翔”顶梁柱母亲关爱帮扶项目实施以来,已培育9支单亲妈妈互助队,累计开展技能培训48场,促成就业安置96人次,为21个家庭改善居住环境。更令人欣慰的是,有31位受助母亲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用亲身经历为后来者点亮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