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才从海南返川,又在家乡接力战疫
他们说:要对所服务的每个人负责,对这座城市负责,这是一份责任

发稿时间:2022-09-05 10:58:00 来源: 四川日报

  直击人物

  “戴一次性帽子,要记得把全部头发包裹在里面……”9月3日下午,成都市郫都区双林路某小区,宜宾市高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蔡林凌正在给小区志愿者做防护服穿脱培训,准备随后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蔡林凌是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采样队队员。8月27日、29日,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检测队第一批队员和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采样队全部队员陆续返川,他们解除隔离后,包括蔡林凌在内的不少人又再度奔赴战疫一线,转战家乡继续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坚守

  将好点子、小妙招带回四川再战疫

  在郫都区双林路某小区的核酸采样现场,记者注意到,所有的采样台都有2米间距。“这是我们在海南总结的经验,既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又能提高采样效率。”宜宾市高县人民医院泌尿科护士长颜兵介绍。

  长期在外地抗疫,医护人员总结出许多“小妙招”,回到家乡就派上了用场——

  参考海南的经验,颜兵和同事会根据当天风向调整采样人员位置。“采样人员背对上风口、面向被采样者,采样时不受外界干扰,也最大程度确保安全。”

  “为了让混检结果更准确,我们会让医护人员标明拭子序号,如10混1核酸检测时就是分别标明1到10号,这样不容易混淆。”蔡林凌介绍。

  在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某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陈焜带来了两条经验:“一是培训一批志愿者做扫码工作,将更多专业医护力量集中在采样工作上;二是在全员核酸时,将每个核酸采样管储存箱外部标识精确到小区,便于之后样本溯源和统计。”

  在成都市青羊区文家场社区核酸采样工作中,为提升核酸采样质量和速度,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蒲洪亮会提前将采样视频发给社区工作人员,再由社区发到各业主群,为群众普及采样注意事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气膜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队队长周易,则建起了一个核酸检测质控工作群,群里都是来自省内各地经验丰富的核酸检测质控专家。如果检验人员在检测中遇到任何困难,质控群的专家能及时在线指导、帮忙把关。

  牵挂

  就怕孩子问“啥时候打完病毒”

  防控一线,他们是与病毒斗争的“大白”;而在防疫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有家里的牵挂。

  陈焜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的,是近一个月没见面的父母和两个孩子——9月2日上午,由于要参加泸州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刚解除隔离的陈焜直接把行李“丢”在小区门口,就赶到单位报到。“工作群一直在滚动播报各种信息,我早到一会儿,能多帮点忙。”

  蔡林凌的孩子每次问:“妈妈,你好久回家?病毒啥时候打完啊……”她总是答不上话。

  无论在哪儿,颜兵最牵挂的是孩子和妻子。“我们8月12日就出来了,快有一个月没见到了。”

  “愧对家人。”采访中,蒲洪亮声音有些许哽咽。“两个孩子都还很小,小的才刚满月,全靠爱人和父母帮忙照顾。”

  虽然思念亲人,但谈到为什么能坚守下去,这些白衣战士都不约而同地说:“责任。”

  “我们要面对很多人,我们的采样检测结果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蔡林凌说。

  “要对每个人负责,对这座城市负责,每次采样不能让它轻描淡写地过去。”蒲洪亮说。

  “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重大使命。每份核酸检测报告的出炉,都是一份责任。”周易说。

  暖意

  居民送来“花式”礼物表达感谢

  医护人员的坚守,让很多居民深受触动,送来一系列“花式”礼物表达感谢之情。

  在青羊区文家场社区测完核酸后,一名来自自贡的阿姨一个劲地“要求”蒲洪亮等人留下电话和地址。“我做兔子有一手,你们辛苦了,晚上给你们送兔子吃。”蒲洪亮费了好一会儿功夫才“谢绝”:“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很好,不用担心。”

  陈焜则记住了海南的一把伞。“有天下暴雨,有位村干部怕我们淋雨,每家每户送我们上门采样,给我们打伞,他身体在伞外全部淋湿了,还说‘谢谢你们不远千里,来支援我们抗击疫情’。”

  让颜兵无法忘怀的,是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一名7岁小朋友送的,海南省抗疫期间的顶流——“雷公马”形象的手绘。“无论是小朋友还是这幅萌酷手绘图都很可爱。那个小朋友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收到礼物心里暖暖的,很有海南特色,很有意义。”

  不少医护人员表示,这些礼物是对他们技术和服务的认可,不管是在海南还是在四川,都会将这份认可转化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动力。“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渡过当下的难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魏冯 张庭铭 赵荣昌 李寰)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