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坚持24年,他103次献血挽救生命

发稿时间:2024-06-15 17:03: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6月14日电(记者梁建强、潘志伟)“您可以了解一下无偿献血知识”“参与献血,可以挽救生命,也让城市更有温度”……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湖北省咸宁市红十字“三献”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潘占军,又在忙着进行无偿献血的知识宣讲。

  “三献”工作,聚焦的是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今年47岁的潘占军,参与公益无偿献血已整整24年,先后103次捐献全血或血小板。

 

  潘占军(左二)在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新华社发(刘宇 摄) 

  2000年6月,当时的潘占军还在河南读大学。在校园里,他看着同学们在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读完医务人员散发的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传单后,他毫不犹豫撸起袖子加入了献血行列。

  此后,只要碰到爱心献血车,潘占军在符合要求时都会积极献血。2007年,潘占军入职国家电网咸宁供电公司。当年,他又来到咸宁市中心血站献血。

  起初,他只是捐献全血。“后面我了解到,无偿献血分为全血与成分血,献全血的时间间隔长,而成分血每月都可以捐献。听说患者对血小板的接受度很高,救治效果也很好,我就又有了捐献血小板的想法。”潘占军说。  

  经常献血,动力何在?潘占军给记者说起一条经常在献血后收到的短信——“谢谢您捐献血液挽救患者生命,代表患者及家属感谢您!”

  “献血是能救人的,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息,我都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他说。

  24年间,潘占军先后103次献血,三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这是潘占军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证书。新华社发(夏韵星 摄)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潘占军说,献血的前几年,都是自己“单打独斗”,由于经常看到血库告急,意识到自己力量有限,开始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无偿献血。

  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国家电网咸宁供电公司已有19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多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他还带领“三献”服务队深入高校、社区、商超等地,开展科普宣传和志愿服务100多次,带动6000多人参与无偿献血,大批献血者逐步成为定期献血人群。此外,骨髓捐献登记人员累计已有600多人,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员已有200多人。

  6月13日,潘占军带着一位年轻人来到献血点。他是潘占军的儿子潘世龙。这个小伙子今年刚满18周岁。潘占军拍下照片,为儿子记录下这特别的时刻。

  照片在朋友圈发布后,百余人点赞和祝福。潘占军写下这样一句话:“谢谢大家的点赞。你献出的每一份血,都会改变另一个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