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金永七:坚守大山36年,托起山村孩子求学梦

发稿时间:2024-06-19 10:54:00 来源: 吉林日报

  原标题:

  金永七:坚守大山36年,托起山村孩子求学梦

  吉林日报记者 吴茗

  36年来,甘愿扎根山村,坚守乡村教师岗位,培养全村300多个孩子走出大山,他就是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乡村教师金永七。对金永七来说,去山里、去村里,去最需要老师的地方,是坚如磐石的初心。

  长白县是吉林省白山市东部的偏远县份,虎洞沟村更是长白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距离县城170公里,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88年,年轻的金永七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和让山村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毅然前往最偏远、最简陋、最缺教师的虎洞沟村小学任教。

  1996年,正值盛年的金永七已经成为全镇有名的教学能手,并获得了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但金永七决定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虎洞沟村陪伴孩子们,这一留又是二十多年。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师调走了一个又一个,只有金永七凭着执着和信念始终坚守在这里,培育了300多个孩子走出大山。

  学校条件艰苦简陋,冬天屋外风雪交加,屋里孩子们冻得发抖。虽然给不了学生们条件更好的校舍,但金永七尽力给他们带来精神的富足。没有老师,他一个人开齐了10多门课程;没有课本,他自编乡土教材,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没有教学器具,他砍树枝削树皮做教鞭,捡烟盒自制识字卡片;没有取暖设备,他用旧油桶改出一个火炉,烧柴为孩子们取暖;屋顶漏雨,他一个人爬上去修修补补……金永七把学校当成了家,破旧的校舍被打扮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那时山区穷,孩子也往往因贫困而失学。小香的母亲因贫困离家出走,父亲只身外出打工,她从小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为贫困,父亲不让适龄的小香上学。金永七多次上门劝说,并承诺自己负担小香上学的花销,终于使小香父亲同意她上学。在小香11岁去新房子镇中心校寄宿学习前,所有学习和生活的花销都由金永七资助。离开学校的那天,小香哭着抱着金永七不放,悄悄地叫了一声“爸爸”。

  农忙时,村民们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金永七照看。早上,金永七领着孩子们学习上课;中午,他把年龄小的孩子领到家里午睡,让年龄大的学生在教室睡觉;放学后,他先把离家近的孩子接回家让妻子照看,再逐个送路远的学生回家,背着小的、领着大的,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把孩子们送到家长面前,自己再摸黑回家。

  雨季,金永七最愁的就是暴雨时孩子们走山路。虎洞沟村四面环山且山路崎岖,学生上学既要翻山越岭,还要蹚水过桥。一天,持续降雨导致河水猛涨,加上天色已晚又缺少照明设施,金永七照常护送5名学生回家,来到河边时发现河水已漫过桥面,并且还在持续上涨。金永七仔细查看了木板桥,确认安全后,逐个把学生背到河对岸,又把其中2个没有家长来接的孩子送到家里。等他再次返回到河边时,木桥已被水冲毁。那一晚,疲惫不堪的金永七绕路走了近两个小时路才回到自己家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再苦的条件都不怕,我要尽我的力量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如今,金永七依然坚守在虎洞沟村学校。

  金永七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等荣誉,近日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