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90后库布其治沙工程师田旺:在沙漠播种绿洲(美丽中国·面孔)

发稿时间:2024-06-19 10:54: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田旺正在库布其沙漠中检查樟子松病虫害情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人们正在布设沙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今年六五环境日的国家主场活动上,有一则来自库布其的治沙故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被朋友评价是“绿化了沙漠,却沙化了自己”的田旺是这一故事的讲述者。身为90后的田旺,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却是沧桑感。

  田旺是亿利库布其沙漠事业部的治沙工程师,十多年坚持在库布其沙漠中种树、护绿,风吹日晒在他的身上烙下了独特的印记。

  扎根库布其沙漠,一干就是十多年

  库布其沙漠,离北京最近的沙漠。

  眼下这个季节,库布其沙漠的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太阳还没升起,田旺就开上车,离开家,奔向沙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趁着凉快,我们想着能多干会儿。”田旺说。

  在大漠中面对酷热、荒凉与风沙,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这都是田旺工作中常有的事。

  田旺从小就在库布其沙漠边缘长大,家离沙漠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

  “小时候特别讨厌沙漠,只要一开窗,沙子就会刮到家里面。”回想起小时候的场景,田旺至今仍历历在目。

  毕业后,田旺就投身到库布其的治沙工作中,一干就是十多年。

  “每天在沙漠里一待就是一天,中午特别热的时候就在车里或者找树下的阴凉地方休息一小会儿。”田旺说,进出沙漠一趟要两三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大家往往都是干到晚上才从沙漠里出来。

  每次田旺从沙漠里回到家中的时候,太阳已然落下。用田旺的话说,这是披星戴月、“两不见太阳”的工作。这样的日子,田旺细数下来,已经有4200多天。

  在这十多个春秋里,田旺的工作一直是有节奏地忙碌着。

  “每年春天3到5月是种树的大好时机,一年中大多数的树都是这个时间种下的;6月,我们主要是布设沙障;雨季到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飞播;冬天来临之前,我们还会进行补种。”田旺说,除了种树,浇水、病虫害防治等都是贯穿全年的工作。

  一年四季,田旺和身边的同事、工人们各有各的忙头,闲不下来。

  在沙漠里增绿,三分靠种,七分靠养

  在沙漠里种树,难吗?田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难。

  有多难?

  沙漠里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如何能在这种条件下,既让种下的树不缺水,又不被风沙所掩埋,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在库布其生态治理区,田旺和同事展示起微创气流植树技术,一个人在沙地冲出深度约1米的孔洞,另外一个人快速将苗条插入孔内,使苗条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栽树、浇水3个步骤紧密衔接,栽一棵树仅需10秒。

  “这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植树技术,也是库布其治沙人接力研究、传承下来的,成活率能达90%以上。有了这项技术,在库布其沙漠大规模植树成为了可能。”田旺说。

  到目前为止,田旺和团队在库布其沙漠里种下了近4000万株、200多万亩树苗。

  种下树苗只是一个开始,要在沙漠里让种下的树顺利长大,更是一门学问。“三分种,七分养。”田旺说,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每一项工作都不能落下,都需要特别注意。

  单浇水一项,就有许多讲究,多久浇一次,每次浇多少,都是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根据库布其沙漠的实际情况,种有多种类型的树木”,田旺说,“针对不同的树木,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浇水策略。对于大型乔木,浇水要更频繁一些,水量也需要更大一些,而对于灌木,则都要少一些。”

  “库布其治沙几十年的经验不断积累,我们种树的理念和方法都更加科学。”田旺说,每年要种植的树木都会提前做好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方面,我们在冬天会对来年要种的地区进行勘探,通过无人机航拍加实地勘探等方式,综合了解土地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的种质资源库也在不断丰富,在相应的地块种植什么样的树种更合适,我们都会提前做好选择。”田旺说。

  治沙给当地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一望无际的黄沙里植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你这样问田旺,他的回答里一定有两个字:辛苦。

  当初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田旺想过放弃。

  “我印象很深刻,第一天去沙漠里工作,坐着同事开的车,我一直抓着把手没敢松。以至于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的手连筷子都拿不稳。”田旺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等实习期结束我就要离开这份工作。

  后来,身边的同事、老前辈慢慢感化了田旺。“这么辛苦的环境,大家都没有喊苦叫累,也没有放弃,我一开始也不懂,后来慢慢理解了。”田旺说,虽然工作条件是艰苦的,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精神时刻鼓舞激励着大家。

  田旺说:“当听到老人感慨地说‘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有路到修起了路,从没啥钱到开起民宿、发展起了旅游,都是这些年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给百姓们造福’,听到他们说‘种树就是积德’的时候,作为一个治沙人,我感到无比骄傲。”

  守望相助,让库布其人坚持治沙几十载;科学创新,让库布其的治沙更有成效。“在治沙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我们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开拓创新。不仅如此,治沙与致富也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光伏治沙等为当地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田旺说。

  新理念、新模式正让库布其治沙走得更远。在黄河“几字弯”库布其攻坚战沿线,亿利自主创新的乔灌草科学种植配比、微创水汽法植树与迎风坡造林、无人机飞播、治沙节水灌木种子技术、智能化数字化植树、立体生态光伏治沙与保卫黄河工程体系,已经实现了全场景应用。

  让田旺坚持到今天的,还有治沙的成就感。从初入岗位时别人的不理解,到今天常令人竖起大拇指,田旺切身感受着治沙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当看到自己曾经种下的树慢慢长大,我可以自豪地跟孩子说,你瞧,远处的那片绿色就是爸爸种下的。”田旺说。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达到53%,输入黄河的泥沙比30年前减少了八成,沙尘灾害减少了90%,动植物由100多种增长到了1026种,这个曾经的“死亡之海”蜕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对我来说,参加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库布其沙漠治理到今天,凝聚了许多人的汗水和智慧,成绩来之不易。我也将继续扎根库布其,为治沙贡献更多力量。”从广西南宁回到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田旺开始憧憬新的未来:“有朝一日,我希望能有机会走出国门,把我们库布其的治沙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