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王蓓蕾:从“献血”志愿者到生命“长跑”陪护者

发稿时间:2024-06-20 10:48:00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萍乡6月17日消息(记者胡斐 通讯员柳戈)6月13日凌晨5点,江西省萍乡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蓓蕾接到医院来电,称有病患想捐献遗体,在和捐献者家属取得联系后,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安抚家属、确认信息、整理材料、联系捐赠医院、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当天下午三点,在她的陪同见证下,又一名逝者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和升华。

  “每次接到捐献电话,我便觉得自己被赋予充当生命‘长跑’陪护者的使命,接下来,就是和时间赛跑。”10个小时内完成了一场遗体、眼角膜捐献。对于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谁能想到在三年前,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

  “你才十几岁?抽你的能行吗?满十八岁再去献血。”谈起自己第一次接触献血事项的经历,她陷入回忆,当时她母亲因病严重贫血,在医院寻求血源时,她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却被告知自己年龄不符合献血要求。自此她暗暗下定决心,医生短短的一句话变成了她履行一生的使命。

  18岁生日当天,王蓓蕾和同学一起走上献血车,用献血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心向阳光,温暖前行。这位来自河南的外地媳妇,来到上栗县东源乡宫江村后依然保持乐于奉献、积极向上良好的精神风貌,先后加入村志愿者队伍,成功竞选了村委委员。在村委会任职期间,她曾邀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为村民进行法典的普法宣传和无偿献血的科普,特色宣讲活动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她热心的服务、务实的作风,令村民赞不绝口,对她的称呼也从“河南婆娘”变成亲切的“蓓蕾”。

  在无偿献血宣讲会中,她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朋友的鼓励下,2017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9年成功登记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成为一名光荣的“三献”志愿者。因热心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她与红十字会结缘,在红十字会工作的三年的时间里扎实学习业务知识并先后考取了养老护理员师资证、救护师资证、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证,快速地成长为萍乡市红十字会的业务骨干。

  “三献”工作是挽救他人生命、传递爱心温暖的伟大事业。在一场场生命接力的背后,她一直扮演着“陪跑”的角色。2023年4月27日,鸡冠山乡居民唐忠良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匹配成功,王蓓蕾立马对接下乡“上门服务”,情况讲解、捐前体检、办理手续、对接“绿色通道”,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更是放弃了五一假期,陪同唐忠良赴南昌捐献全过程,在吃、住、行等方面和采集医院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她说:“每一次供患的配捐都是‘生命接力赛’,完美‘接棒、传棒’跑出‘萍乡速度’为患者争取宝贵配捐的时间,能参与见证这一切,是何其有幸的一件事。”

  “王蓓蕾平时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特别是对捐献者家属非常上心,能很好地安抚她们的情绪。”说到王蓓蕾,同事刘旸不禁露出敬佩的神情。对于患者家属,她有一套自己的话术,怎么安抚情绪、怎么确认信息。用她的话来说:“逝者家属遵照其遗愿作出这么伟大的决定,我们这些见证者更应该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给予家属人文关怀。”

  截至目前,王蓓蕾已参与13次无偿献血,累计捐献4500ml。三年来,她累计“陪跑”服务了12例造血干细胞捐赠案例、20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今年三月份,江西省红十字会对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表彰,她荣获2023年度“江西最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殊荣。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萍乡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全省遥遥领先,库容使用率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五步工作法”成为全省品牌,《中国红十字报》多次予以报道。

  “‘三献’工作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只要有人还需要我,我便会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用爱心温暖更多人。”王蓓蕾说。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