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眼明心安”走进西藏亚东,为边境县带起一支眼病筛查队伍

发稿时间:2024-07-20 13:45:00 来源: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

  6月30日-7月5日期间,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北大医学眼科专家共同发起的“眼明心安-西藏儿童盲及低视力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以下简称“眼明心安”项目)2024公益筛查带教活动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日喀则市亚东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邓洵医生带队,与其他4名位眼科医生及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静组成的筛查团队,经拉萨抵达日喀则市亚东县,在亚东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儿童眼病筛查带教工作。

  边城之痛,紧缺眼科医生

  亚东县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印度洋暖湿气流徐徐迎来,这座边境小县被吹成了“雪域江南”。接壤印度和不丹,距日喀则市300公里,使偏居一隅的亚东成为了西藏的“世外桃源”,然而“桃源”却隐含着一种痛楚——缺少有效的眼科基础医疗。

  “今年是我们院建设眼科的关键一年,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各种设备基本配齐了。但仅有的一位眼科医生还是从口腔转岗过来,只有过三个月的眼科进修经历。”亚东县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次仁措感叹目前眼科专科医生几乎为零的现状,也道出了眼科人才培养的艰难,“我劝别的科室医生转岗眼科的时候,他们都说眼科太难了,从书本上学的理论在实操中几乎起不到作用。”

  在亚东,生活在更靠近边境线上的居民被称为边民。次仁措书记说,边民居住的特点是分布广、数量大,对专业的眼科诊疗筛查薄弱的亚东县,本地医生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筛查工作。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出行不便,边民们小病就忍着,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了,才在政府帮助下前往上级医院治疗。

  即刻行动,定制亚东专属带教方案

  考虑到当地医生中只有一名具有眼科培训经历,其余分别来自口腔专业、临床医学以及藏医学专业,具备较好的医学素养、临床经验以及学习能力。因此,筛查团队采取了“抓点纵向切入”的带教方式,以“掌握检查操作方法及正常状态,在实践筛查中面对真实问题”为目标,从问题切入,构建临床思维模块。

  确定带教方式后,筛查团队队员们掏出手机,查看在线地图,设计筛查线路。除亚东县城外,筛查团队选择了距亚东县城最远的三个乡镇—吉汝乡、堆纳乡和帕里镇开展筛查带教。吉汝乡距县城110公里、堆纳乡78公里、帕里镇50公里,这三个乡镇到县城都需要1-2.5小时的车程,是边民“小病养成大病”的高发区。回想从日喀则到亚东的一路颠簸,筛查团队切身感受到了高原长途奔袭的痛苦,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在6天时间里,为亚东县及各乡镇培养出可以进行眼病筛查的医生。

  骨干集结,七乡镇十名医生全程跟随学习

  为了把握好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次仁措书记从全县七个乡镇的五官科、全科、藏医科等科室精心挑选了10名骨干医生,跟随筛查团队学习6天,期望他们可以掌握眼科筛查技术,获得基础眼病的诊断能力。

  次仁措书记将组织这次学习的重担交给了年轻的县中心医院眼科医生贡觉桑珠。27岁的贡觉桑珠表示,重任在肩压力很大,但一定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筛查活动开展前,用半天的时间,针对检查操作方法和检查仪器使用,开展了集中培训。6月30日培训伊始,贡觉桑珠挨个嘱咐当地医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最后还要安排成绩考核,成绩优者还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让贡觉桑珠意外的是,当地医生们都非常认真,不仅专注地听讲、快速地记录,还时常发言提问。

  对于筛查团队带来的这些陌生的检测设备,当地医生们既满怀好奇,又严肃认真。县医院的尼仓医生说,她原以为筛查就是拿着视力表让孩子们看,完全没想到有这么多种类的检查设备。比如眼底照相机,拍照后自动就会给出诊断结果,太神奇了。

  盘桓高原,5天筛查一城两乡一镇1282名儿童

  筛查团队用5天时间,往返奔波于亚东县和吉汝乡、堆纳乡和帕里镇三个乡镇之间,对亚东县城小学和幼儿园的453名学生、吉汝乡中心小学的114名学生、堆纳乡中心小学的308名学生,以及帕里镇小学的407名学生,共1282名学生,进行了眼病筛查。

  本次筛查,涉及视光屈光检查、眼底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立体视和斜视,以及泪腺等多个检查项目。老师和学生们一进入设置在学校内部的检查室,看到这些奇怪的检查设备,也觉得特别新奇。活泼好动的藏族小朋友,已经围在仪器边上左看右看了。

  吉汝乡小学普布旺堆校长说,这是学校第一次迎来专项的眼科检查。学校一直很想关注学生的眼健康,却力不从心。学校仅有的一个视力表,老师们每年会给孩子测试,但我们心里很清楚,测出的数据并不科学。课间时,老师们也会让学生们做眼保健操,如果学生需要配眼镜,却只能去几百里外的日喀则或拉萨等地。因此,专业的检查对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有了报告,至少老师们就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眼睛的真实状况。

  基层儿筛,真的十分必要

  儿童眼病筛查对于保护和促进孩子的视力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早期发现并治疗先天性白内障、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屈光不正、斜视等眼部疾病,可以确保人在一生中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在对亚东县及下属的三个乡镇1282名学生的筛查中发现,青少年儿童不正确用眼导致的近视,以及气候条件和自身体质引发的过敏性结膜炎是两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邓洵医生说,筛查中发现很多孩子有普通结膜炎,尽管普通结膜炎的治疗相对比较容易,但如果家长不够重视,不能带孩子及时就医,最终会导致各类严重眼病。据邓洵医生分析,孩子们的结膜炎是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与气候条件及自身体质有关,问题是出在没有抗过敏常备眼药,不能对症干预,小朋友只能反复揉,进而造成加重。

  帕里镇小学五年级学生嘎蹦,两年前开始出现眼睛红肿的症状,眼痒,遇风疼痛。据嘎蹦说,他的父母是农牧民,每日劳作很辛苦,经常顾及不了他和三个兄妹。嘎蹦家到县城的距离尽管只有一小时的车程,但对于并不富裕的边民家庭来说,却是费尽周折的长途远行。眼病发作一年多,父母才带嘎蹦到县医院去看,用了眼药水后并没有太大的好转,就没有再带嘎蹦持续就医了。经筛查团队组长邓洵医生检查,小嘎蹦患的是春季角结膜炎。邓洵医生在当地医生的协助翻译下,嘱咐班主任老师德庆卓嘎,一定要让家长带小嘎蹦及时治疗。

  在筛查过程中,筛查团队还发现了一例眼球萎缩病例。帕里镇小学一名8岁的男孩索某,左眼已无光感。在当地医生的询问下了解到,由于距离遥远,眼部出现状况后未能及时就诊处置,等到就医时已经没有挽救的可能。眼球萎缩会对小患者眼眶结构发育造成影响,外观上的变化或对心理发育产生影响。筛查团队建议进行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手术,但是后续的规律换药、定期复诊,以及义眼片清洗和长期随访等等,将给边民家庭带来很大的挑战。

  这一个个眼疾由小变重的病例,一位位教师对学生健康真切的担忧,使筛查团队和当地医生们都感受到,重任在肩,必须要尽快使当地医生掌握眼病诊疗技术,建立亚东县基础眼科诊疗能力。

  直接上手,边学边用边讨论

  按照带教计划,10位当地医生直接上手,与筛查团队协同开展眼病筛查工作。筛查团队每名队员带领1-2名当地医生,亲自传授,及时指导。当地医生遇到问题随时提问,筛查团队随时解答。遇到具有特殊性眼病病例,就会立刻集合当地医生,进行由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病程发展到治疗方法的系统讲解。

  每天筛查结束,作为筛查团队组长的邓洵医生,都会带领大家召开复盘会,对当天筛查工作进行总结。大家集中在一起,对当地医生筛查操作和技术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指正,对每位当地医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对筛查中发现的重点病例进行讨论和剖析。

  随着筛查工作的进行,当地医生们的筛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筛查后期,他们基本可以在没有筛查团队队员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筛查工作,这使本次活动得以筛查更多的学生,为增加义诊带教活动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义诊带教活动,是为了给当地医生增加眼病诊疗能力实操的学习临时增设的。尽管仅有半天时间,但“北京来了专家”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县中心医院眼科诊室外面被前来看病的患者围了个水泄不通。

  义诊现场共看诊122位眼病患者,同时将亚东县中心医院配备的眼科检查设备全部启用运行,教会了当地医生各项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它们不再“坐冷板凳”,而是真正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顺利“毕业”,当地医生全员通过考核

  经过半天的集中培训,5天的筛查,半天的门诊,最终考核的时刻到了。为了真实反应当地医生在眼科基本检查和诊疗方面的能力,筛查团队结合学习要点,设计了输出式考核方式。在考核设置上贯穿了“带教”,当地医生角色由“学习者”变为“传授者”,为筛查团队和其他当地医生组成的“学员”进行现场讲解并操作演示,使他们在“输出”的过程中达成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当地医生们表示,面对这样“硬核”的考核,内心还是很紧张的。考核过程中,当地医生们分外专注,边“输出”边回顾要点,每项手检操作、每次仪器检测,他们都谨慎对待。筛查团队对当地医生的考核情况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集体确认每位当地医生都可以独立胜任儿童眼健康及眼病筛查所涉及的各项检查检测,确认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常见眼病的诊疗能力。

  根据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今年内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具有白内障复明手术能力,以解决西藏白内障眼病高发,但存在治疗技术能力匮乏的问题。这对几乎“零基础”的亚东县来说,无疑是一个艰巨且艰难的任务。积跬步,至千里。尽管10名骨干医生成长为合格的眼科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县医院的次仁措书记坚信,通过“眼明心安”项目这样专注于眼病,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持续深入引入西藏的模式,一定会为亚东这座边境县,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本地眼科医生。

  无私奉献,白求恩精神闪耀高原

  亚东筛查带教的6天里,在邓洵医生的带领下,筛查团队一行六人,反复攀爬于海拔2800米至4700米之间,全然不顾高原缺氧叠加海拔巨大落差所带来的头痛耳鸣,为4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的1282个孩子进行眼病筛查,为122名亚东群众进行义诊。

  在筛查团队集体努力下,当地医生可以独立胜任儿童眼健康及眼病筛查工作,完成视力及屈光度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孔镜视力检查,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屈光度筛查)、眼前节及泪液检查(睑板腺功能检查、眼前节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检查、泪液分泌实验检查)、斜视及立体视检查(眼位检查、交替遮盖-去遮盖检查、立体视检查)。

  在筛查团队集体努力下,将亚东县人民医院已配备的眼科检查设备全部启用运行,帮助当地医生领会如何在与患者对话中获得眼科病情判断所需的关键信息;直接使用裂隙灯观察各种常见眼部异常情况;从接诊实践中了解每项检查开具的目的,并直观看到检查结果的判读过程;最后筛查团队医师与当地医生共同讨论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并安排后续定期随访,帮助当地医生提升系统处置常见眼病能力。

  面对临时增加的筛查学生和群众义诊,筛查团队从没有过怨言,他们深刻理解当地老师和患者们的渴望。正如邓洵医生所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时,“救死扶伤、缓解病痛,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只是嘴里说出的誓言,那么现在,作为有了十几年工作经历的医生,“不忘初心”是每名医生的底色,这正是用行动传承白求恩精神之所在。

  后记

  筛查活动结束后,亚东县卫健委琼达副主任和县医院次仁措书记代表县卫健委和中心医院将一本沉甸甸的荣誉证书送到筛查团队手上,对筛查团队表达了由衷地感谢和赞赏。她们说,“眼明心安”项目真的是做得扎扎实实,筛查团队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安排,来了就开展工作,工作结束即刻返程。次仁措书记非常期待七月中旬的林芝培训和义诊带教活动。她说,一定要派医生们去继续学习,接触更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公益筛查带教活动是“眼明心安”项目2024年的核心内容之一。日喀则市亚东县是西藏儿童眼病筛查工作的第二站,本站筛查采集的数据将与第一站—江达县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对可能影响儿童视力健康的因素,尽早发现并制定防控方案。

  眼明心安-西藏儿童盲及低视力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和北大医学眼科专家共同发起,旨在以“提升西藏眼科医生眼病诊疗能力,满足西藏儿童及青少年基础眼健康需求”为核心目标,自2022年启动以来的两年时间里,项目持续开展了义诊筛查、公益手术、宣教科普、医生培训等系列活动,持续提升西藏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西藏人民构建起一条“光明之路”。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