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免费食堂”端出爱心大餐

发稿时间:2025-01-27 10:46:00 来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上午10点刚过,蔬心素食馆后厨热气腾腾,水蒸气携着粽香钻出蒸笼,又透过门帘,迎面扑在记者的脸上。

  厨房外的大堂同样热火朝天,八仙桌上,几只不锈钢盆里盛上了粽叶、糯米、蜜枣、红豆等原材料,细绳在几位阿姨的指间来回穿梭,不到半分钟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成型了。

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包粽子。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包粽子。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我们八点多开始准备了,用的这些原料都是好心人一箱箱送来的。”沈春凤既是素食馆的房东,也是这里的志愿者,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帮把手。

  而这家位于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商业路上的素食馆,其服务对象大多数是空巢老人,此外还有残障人士和环卫工人,为他们提供“公益午餐”。

  临近饭点,食客们陆续走进大堂,5张八仙桌外加2张靠窗长桌,满满当当,墙上的屏幕上显示着捐赠当日午餐的爱心人士的姓名,厨房内包心菜、土豆片、豆腐泡、小青菜等菜品在餐炉上冒着热气。

大家有序盛取饭菜。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大家有序盛取饭菜。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来我们这吃饭不需要花钱。所以最开始的志愿者大都是来吃饭的居民,大家吃着吃着就想着来搭把手。”负责食堂日常管理的潘虹介绍,从2019年运营至今,六年间这家素食馆累计招募了近300名志愿者。

  “别家食堂收费都还面临着经营压力,你们免费供餐反而开了六年?”记者不禁好奇起这样一家公益食堂平稳运作下来究竟靠的是什么。

居民在大堂就餐。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居民在大堂就餐。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比起捐款,我们更希望收到的是米面、粮油、蔬菜这些能够让老人吃得着、用得到的物资。”蔬心素食馆发起人顾青松说话间,一箱快递便送到了门口,拆开一看,里面是爱心人士送来的几大包茶叶。“正好可以给大家泡着喝。比起讨论所谓的经营之道,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平台搭建起来后,老人们能找到家的感觉。”他表示。

  据了解,义蓬街道有近三成居民为60岁以上老年居民,其中不少与儿女分居,他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上并不存在困难,但普遍缺乏亲人陪伴,身体原因也让他们在家中做饭多有不便,往往是简单对付几口。

  因此,相比于仅仅简单满足日常饮食起居,蔬心素食馆更希望为老人们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开餐前,顾青松总会手拿麦克风,和老人们寒暄几句,充分调动大家的情绪,有时是组织一些暖场小活动,如跳健身操、唱戏曲、讲小故事。此外,各家中小学校、志愿者组织、企业也时常来食堂开展志愿服务,带来各种精彩的才艺演出。

  同样的,不少居民也在这里找到新的自我价值。84岁志愿者王金相从素食馆开业起,几乎每天雷打不动来后厨帮忙洗菜、切菜,等到中午饭点,他又接着帮行动不便的“老邻居”们打饭盛菜,再将他们护送到门口。

  “您年纪也这么大了,每天不辛苦吗?”记者问。“我愿意为大家服务。”王金相脱口而出。

  “当我们在说谢谢的时候,我们是幸运的,那说明我们得到了帮助;而当我们听到谢谢的时候,我们是幸福的,说明我们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顾青松对这份公益事业始终充满着热情。

  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一面铺满相片的“爱心墙”上,粘贴有不少生日宴的照片。据潘虹介绍,随着名声越传越广,不少附近的居民选择在生日当天带着捐赠的物资,张罗一桌好菜,和老人们一起过生日,既热闹又更有意义。“前不久,有对新人还特意送来喜糖和大家分享,并给每位老人送了一把晴雨伞。”潘虹说。

铺满相片的“爱心墙”。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铺满相片的“爱心墙”。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每天,潘虹都会在朋友圈里发布当天获赠的物资清单以及参与志愿者名单。当天是食堂运营的第1969天,经过粗略统计,食堂已提供爱心午餐超过了10万份。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