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蓝马甲”点靓春节庙会
发稿时间:2025-02-03 11:29:00 来源: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何蕊
“来自比利时的乔尔夫妇,您的朋友正在联系您,请前往游客服务中心和他会合。遇到任何问题,身穿蓝色衣服的志愿者都会为您提供帮助。”大年初三10时许,地坛庙会,人头攒动,一段流利的英文寻人播报响起。
几分钟前,一位男士跑进地坛公园广播室求助:“我和两位比利时朋友走散了,电话和信息都联系不上。他们不会讲中文,能帮帮忙吗?”
“您别急,他们叫什么?有没有明显的外貌特征?在哪儿走散的?希望在哪儿会合?”北京工商大学青年志愿者贾雨涵穿着蓝色马甲,条理清晰地提问,一下子稳住了男士焦急的情绪。
很快,贾雨涵将有效信息整理好,热心地建议:“广播站不太好找。您往北走一点,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那里招牌大,沿途还有很多‘蓝马甲’,就定在那里会合,您看可以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熟练地打开广播,自信且流利地用英文播报寻人内容。
很快,在这群“蓝马甲”的接力帮助下,乔尔夫妇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庙会上,与朋友顺利会合,体会到了浓浓的京味儿热情。
今年春节假期,包括贾雨涵在内的一群青年“蓝马甲”,走上各种志愿服务岗位,用热情守护喜庆年味儿。其中,团东城区委动员组织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6所高校招募3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地坛公园和龙潭公园的春节文化庙会志愿服务保障活动,预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6万小时。海淀新春科技庙会招募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8所高校的100余名志愿者。
春节假期,贾雨涵天天“上班”。每天庙会开门前,她就已走进地坛公园广播室,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屋子里,一张桌子、一支话筒,还有一张密密麻麻写着各类广播注意事项的纸。
“我主要负责播报寻物、寻人启事,都是急茬儿,所以要先做好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模板内容。来北京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了,所以我还专门写下一些英文短句,以备不时之需。”她说,能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有成就感。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吴旻的春节假期也在志愿服务中度过。去年,她曾在地坛庙会的引导岗服务,对仿清祭地表演等活动的举办地点和时间了然于胸。今年,她除了帮游客指路,还作为该校志愿者小组长,负责同学的岗位分配、物料分发等工作。她说:“在志愿者的岗位上过年,年味儿挺足!”
地坛庙会上,北京城市学院志愿者小组长、身穿蓝马甲的吴旻为游人提供贴心服务。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