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居民是志愿者,山东这个社区怎么做到的?
发稿时间:2025-02-17 10:55:00 来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月13日,“V小暖驿站”内,锦苑社区志愿者解兰珍为外卖小哥送上一杯热茶。(郭治权 刘一颖 赵尔靖 报道)
2月13日早8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苑广场西南角的“V小暖驿站”已开门亮灯,环卫工人魏香莲、贾培凤正在屋中休息,锦苑社区志愿者解兰珍给她们的水杯添满热水。
向南而行50米,“V笑生活帮”小屋内也一派忙碌。“头等大事”理发、“老班长”维修和磨菜刀等项目志愿者正作准备,等待居民到来。
“我们社区一直很热闹、很温暖,因为这儿有一支热情如火的志愿者队伍——邻里帮志愿服务队。”锦苑社区党委书记杜文秋介绍,目前志愿服务队成员5220名,而社区常住人口3926户、10019人,“这意味着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名志愿者。”
居民自治效果明显、志愿服务务实有效,锦苑社区是如何做到的?
12位网格党支部书记 12棵“不老松”
其实,锦苑社区的“底子”并不好。胜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崔伊婧介绍,锦苑社区成立于2019年,是当时油田移交小区中单体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员结构最复杂的“三最”小区,居民诉求复杂、治理难度大。“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关键是‘改变观念’。以前,居民的生活服务源自单位职能的延伸,而如今需要居民发挥自身能动性、参与社区工作。”
引导社区居民“迈出家门”是第一步。杜文秋说,在充分摸排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社区组织了多场文艺、普法活动,从中发现了积极热心的居民代表。“他们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可以先行一步的人。”彼时57岁的魏丽丽就是其中之一,随后她与其他两名骨干成立了锦苑社区邻里帮志愿服务队。
人员还是有限,怎么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杜文秋说,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体系,12位网格党支部书记牵头成立12支“红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吸纳107名楼栋党小组长、296名党员中心户成为志愿骨干,牵头领办“头等大事”等128个志愿服务项目,筑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主心骨”。
卢德树是锦苑社区12棵党员“不老松”之一,作为锦苑社区一名网格党支部书记,认领了“头等大事”志愿服务项目,利用自己在部队学过的理发技术,为居民进行理发服务。卢德树说,因为长期服务社区,他被大家热情称为“卢帮主”,“这个称呼,可是大家对我的高度认可啊!”
“这12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如今仍奋斗在志愿服务一线,是我们社区的12棵‘不老松’。”杜文秋说。
专业社工进驻 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
随着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魏丽丽等志愿者意识到,“志愿服务要不断升级,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家”。与此同时,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也成为志愿服务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
志愿服务项目化能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化效应,有利于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但如何培育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如何科学运作项目?项目申请书如何写?项目经费如何合规使用?
“仅靠志愿者自有力量实现突破,有一定难度。”崔伊婧说,为此,胜利街道引进专业组织培育社区书记,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与锦苑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并派驻2名专业社工长期驻点。在专业力量加持下,志愿者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化、项目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不仅如此,专业社工还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引导,提升志愿者“自我服务”能力。杜文秋说,在社工的指导下,今年锦苑社区“喜迎元旦 幸福相伴”文艺展演期间,志愿者不再单纯组织、完成演出,而是从宏观层面开展工作,成为活动的统筹者、策划者、执行者。“这样不仅能挖掘志愿者中的能人,还提升了他们运作项目的综合能力,推动志愿服务走出社区。”杜文秋说。
实施正向激励 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注入
“社区为志愿者提供了平台和资源上的帮助,我们也非常尊重志愿者。”杜文秋说,“只要志愿者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们一定会送上一杯温水、一句问候的话、一把椅子。”
锦苑社区每年通过开展志愿者宣讲活动,评选最美志愿者、优秀党员志愿者等,给予志愿者激励。此外,志愿者还可以定期兑换“幸福食堂”餐饮券、享受“头等大事”免费理发服务。社区对志愿者进行正向激励,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反哺”社区,两者双向奔赴。
志愿服务活动还为居民协商议事、化解纠纷、参与社区治理搭建了平台。在锦苑社区“V笑大碗茶”志愿服务活动中,居民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社区大小事,尽在杯盏间。此前,居民梁玉春喝茶时,提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等问题,建议搭建停车棚、安装充电桩。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实地调研,及时采纳这一建议。目前,社区多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已搭建完成。“没想到在‘V笑大碗茶’喝茶聊天,还能解决问题,为咱们社区志愿服务者点赞!”梁玉春说。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社区还吸纳快递员、外卖员为社区志愿宣传大使,面向商家宣传社区公益理念,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注入。“有一位外卖小哥就为社区‘幸福家园’志愿项目,带来了120个手工养生锤的订单。”杜文秋说。
“我们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主场景,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构建‘新志愿 融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引导志愿力量有机嵌入社会治理,协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会服务,推动形成一批人人有爱、人人志愿、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志愿服务活力场景。”东营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吕国强说。(郭治权 刘一颖 赵尔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