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爱心爸妈”温情守护 为孩子点亮心灯

发稿时间:2025-03-29 13:53: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云南保山爱潮涌动,政策护航多元聚力
  “爱心爸妈”温情守护 为孩子点亮心灯

  云南省保山市妇联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13985人的“爱心爸妈”志愿队伍,实现了对全市40926名留守困境儿童“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在云南保山的青山绿水间,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是父母外出务工,在思念中独自成长;或是遭遇家庭变故,于困境中坚强生活。

  近年来,保山市妇联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一系列关爱行动如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政策为基,织就关爱之网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保山市妇联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列为重点民生项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关爱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保山市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保山市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明确要求“精准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深入走村入户,详细记录下每一名留守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

  同时,保山市妇联联合多部门印发《保山市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健全了工作机制。《保山市妇联爱心妈妈品牌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更是细化了“六个一”工作内容,让关爱行动有章可循,更具操作性。

  相关政策吸引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响应,迅速集结成一支13985人的“爱心爸妈”志愿队伍,实现了对全市40926名留守困境儿童“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爱心如光,照亮成长旅程

  “小琪,小涵,我来看你们啦!”保山市隆阳区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妇联主席赵媛丽笑着走来。这对听力残障的姐弟在父母离异后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的重压让姐弟俩变得敏感内向。

  赵媛丽初次入户时,没有急于提供物质援助,而是每周带着零食和绘本,用手势、表情和重复的话语耐心沟通。当小琪因听不清课程被同学嘲笑时,赵媛丽不仅拥抱安慰她,还主动与学校协调,争取特殊学习设备,并建议学校策划主题班会,增进同学的理解。

  在她的鼓励下,姐弟俩加入“爱暖万家”公益项目,结识了同龄伙伴。姐姐小琪在手工活动中重拾自信,弟弟小涵的绘画天赋得到发掘,逐渐变得开朗。如今,小琪已考入大学,小涵的成绩也稳居年级前列。

  这份超越血缘的关爱持续了数年,赵媛丽用温情叩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门,更整合社区资源为5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亲子活动等帮扶服务,带动30多名“爱心妈妈”组成守护团队。

  保山市第十一中学的法治校长皇学孝曾帮助17岁的小海修复家庭裂痕。他引导小海向父亲倾诉,促成父子真诚对话,又多方寻找小海失联的母亲。当重逢的母子相拥而泣时,皇学孝的办公室墙上又多了一面“真情打动此志不渝”的锦旗。他始终坚信:“挽救一个孩子,就是守护千万个家庭。”

  两位守护者以不同方式诠释着爱的力量——赵媛丽编织社区关爱网络,让残缺的童年绽放希望;皇学孝用法治温度缝合家庭创伤。他们像暗夜里的星光,照亮了特殊群体成长的道路。

  多元汇聚,共筑关爱长城

  保山市妇联联动民政、企业及社会组织,构建起立体化关爱网络。通过“阳光驿站”项目争取196万元专项资金,在隆阳区、昌宁县打造20个儿童活动空间,配备益智玩具与阅读角,并开展亲子阅读、心理疏导等活动,全年覆盖2300余个家庭。文旅、科协等部门依托公共设施设立“爱心妈妈驿站”,组织陶艺制作、天文观测等科普活动,让留守困境儿童体验文化魅力,拓宽认知边界。

  保山市“三新”妇联创新帮扶模式。腾冲市“一方书桌点亮希望”项目为15户家庭改造学习空间;隆阳区叮叮当早托园为低龄儿童提供专业早教,在成长关键期注入温暖力量。

  此外,社会的爱心力量持续涌动。今年寒假期间,3800名志愿者开展了1380场关爱活动。保山市委宣传部50名干部职工结对腾冲汪李村19户困境家庭,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捐赠1.2万元物资,并引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修复亲子关系。红十字会筹集1007万元善款实施“博爱助学”,资助了7534名贫困学生。龙陵县妇联联动上海“爱心爸妈”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棉衣与新衣包裹着跨越山海的温情送到孩子手中。保山市女企协30余名“爱心妈妈”定期入校,用劳动教育培育寄宿儿童的自立品格。

  从物质帮扶到心灵滋养,从个体结对到系统护航,多元力量正织就一张守护儿童成长的温情之网。

  创新驱动,激发关爱活力

  为提升关爱服务水平,保山市妇联通过树立榜样营造良好氛围,召开工作推进会,邀请优秀“爱心妈妈”分享经验,借助报刊、电视及各类新媒体宣传优秀案例,讲述感人故事,吸引更多人投身关爱行动。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共210场,内容涵盖家庭教育、心理关爱等多个方面,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爱心妈妈”的关爱与服务能力。

  在关爱模式创新上,保山市妇联协同教体等部门打造“1+N”寄宿模式,依托市级示范寄宿制学校,对基层学校升级改造,“爱心爸妈”团以“N+1”“1+N”方式结对关爱寄宿儿童,使全市留守困境儿童寄宿率超75%。移动公司打造的“61520”智能服务平台,融合视频通话、心理疏导等六大功能,凝聚政府、社会等五级关爱力量,连接家校,实现亲情“零”距离守护。目前11所试点学校已接入设备并引入学习资源。

  此外,保山市妇联定期组织“爱心妈妈”线下关怀,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200余场法律宣传和亲子沟通宣讲,联合检察院举办52场讲座,开展26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为183个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强化家庭监护意识。

  保山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光亮表示,未来将联合移动公司构建“数字孪生”关爱系统,提升帮扶精准度。市妇联会持续探索,凝聚社会力量,健全服务机制,让爱延续。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