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浙江义乌构建“1+3+X”全员巡防模式实现平安建设力量全域覆盖
“格姐”穿街过巷走村入户护平安

发稿时间:2025-04-10 11:11: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今年以来,义乌市妇联以“巾帼先行 平安有我”行动为载体,发动招募各界巾帼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支“格姐”平安志愿服务队,对夜市、企业、出租房、沿街商铺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开展治安巡查、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工作。据统计,“巾帼先行 平安有我”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共组织开展平安巡查900余次,参与巡防的巾帼志愿者达3230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李爽爽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浙江省金华义乌市佛堂古镇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古镇格姐”队伍如往常一样,身着红马甲,手戴红袖套,穿梭在老街的石青板路上。从反诈到安全,从文明到调解,她们聚焦老街景区安全,将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让游客时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据了解,今年以来,义乌市妇联以“巾帼先行 平安有我”行动为载体,发动招募各界巾帼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支“格姐”平安志愿服务队,并会同村社护村队等群防群治力量,构建“1+3+X”全员巡防模式,对夜市、企业、出租房、沿街商铺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开展治安巡查、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工作,实现平安建设力量全域覆盖。

  念好“细”字诀 织密网格促巡查

  “大鼓咚咚震天响,森林防火莫小看。青口广场人来往,大家仔细听端详……”在义乌市森林消防宣传日活动现场,江东街道“格姐”赵绿化表演了非遗花鼓《森林防火重如山》,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稠城街道妇联通过“网格+妇联”模式,吸纳国际友人、巾帼党员等力量,通过开展矛盾调解等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廿三里街道妇联将34个村社网格细化为89个“巾帼微网格”,每个微网格配备3至5名“格姐”,实现巾帼志愿全覆盖;大陈镇妇联积极构建“镇、区、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基层志愿服务网络……

  据统计,“巾帼先行 平安有我”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共组织开展平安巡查900余次,参与巡防的巾帼志愿者达3230人。

  念好“准”字诀 精准发力除隐患

  行动过程中,如何精准发力消除风险隐患、堵塞安全漏洞?义乌市妇联围绕人、事、物、场所四类要素,重点聚焦居住场所、生产企业、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等领域开展专项排查,细致梳理必巡、必访、必查项目78条,做到明确目标、靶向发力,切实提升了排查整治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北苑街道构建“日巡+夜查”常态化机制,走访辖区内残疾妇女、老龄妇女、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消除用水用电安全隐患;后宅街道李祖村“巾帼创客平安志愿队”对村内经营户进行了全面走访和检查,针对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安全隐患998处,整改率达97.3%,对于没有整改完毕的问题列入“隐患清单”,逐一销号、形成闭环。

  “多亏了商姐的调解,帮我省了不少钱。”国际商贸城四区经商户吴某提及“义乌商姐”满是感激。今年三月,喀麦隆客商TCHOVWE与国际商贸城四区经商户吴某,因采购的3000双鞋子的款式和样品不符发生经济纠纷,TCHOVWE要求吴某赔偿损失6万元。“义乌商姐”朱胜郎接到调解申请后,积极组织双方开展调解。经过3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分析利弊,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以4800元的赔偿达成协议。

  念好“柔”字诀 耐心调解化纠纷

  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义乌市妇联充分发挥“格姐”优势,耐心倾听群众心声,积极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矛盾双方缓解情绪压力,从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上溪镇“云溪嫂”队伍用细腻的关怀和温暖的服务,通过“情感驿站”化解感情矛盾纠纷等源头性问题,以小家和谐促大家平安;北苑街道建立少数民族巾帼流动党员志愿队伍,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乡音”调解,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化解矛盾纠纷21起;“义乌商姐”涉外公益调解志愿队伍深入市场,实地走访商户和企业,在宣传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同时,积极摸排商贸纠纷线索,借助女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为在义外商及市场经营户提供调解帮助,成为护航市场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夜幕降临,义乌“格姐”的背影逐渐融入灯火之中。她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温情化解风险,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为“平安义乌”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