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北京市东城区已建成170余条“安心通学路”

发稿时间:2025-04-18 11:0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近日,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在学校外的灯市口北巷,记者看到道路一侧施划着非常亮眼的“彩色步道”,道路另一侧则明显地标记出了几处“家长等候区”。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北巷的“彩虹步道”和“家长等候区”。王辉/摄

  灯市口北巷作为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灯市口小学学生入校最主要的通道,早晨入学人流密度高达3000人次以上。代步车、电动车、自行车混行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该地区师生和家长的安全隐患问题。自“彩虹步道”启用后,上下学高峰期,家长和志愿者引导孩子走“彩虹步道”,接送孩子家长无须再进入灯市口北巷。“彩虹步道”内禁止停放各类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各类车辆均不得碾压、借道“彩虹步道”通行。

  在“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介绍,东城区秉持“儿童友好”理念,积极推进“安心通学路”建设,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前,东城已累计施划了170余条“通学路”以及200余处“家长等候区”和“安全岛”;东城区还以“安心通学路”建设为突破口,将校园交通治理与老城更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打造“胡同慢行环线”,串联多所学校与社区公园,实现“步行上学、一路通达”。

  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王辉/摄

  目前,北京市东城区将汇聚了6所学校的灯市口地区打造成了街区治理样板,校际协同建立“通学联盟”,实现学生错峰流动,科学规划有限空间,将“灯市”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展示,打造“文化通学路径”。

  据了解,通过综合治理后,灯市口地区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显著改善,违法停车减少70%,师生及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性显著增强,校园周边事故率下降90%。

  据了解,2023年6月1日,北京市23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儿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改造增设一批‘安心通学路’”的工作要求。

  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学校周边交通治理,对上下学时间和地点进行优化调整,有条件的学校增设出入口或实施错时上下学等管理措施;二是增设适儿化交通标志,对学校周边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设备采取适儿化改造;三是合理规划建设学校周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加强紧急报警装置、实体防护设施等安全设施建设;四是配齐“警察队伍”“教师队伍”“安保队伍”“志愿者队伍”四支队伍,齐抓共管保障师生安全。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北巷的“安心通学路”。王辉/摄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提出,北京市各区各部门各街道各学校要制定并有效实施“安心通学路”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细化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资金支持,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