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街边商圈、健身广场,沿街可见的大小店铺……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便利与幸福近在咫尺。
近年来,自贡市自流井区持续优化便民服务,以步行15分钟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圈,多种业态资源汇聚融合,畅通辖区经济“微循环”,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个性化生活需求。
“下楼就能买菜,出门就能吃饭、理发、配钥匙、看病全都不愁!”刘大爷开心地说。在舒坪街道舒家垇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足不出圈,万事皆能成”的便利,让幸福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要让居民在以家为中心步行15分钟,在1公里左右范围内,就近享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服务圈,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
15分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舒家垇社区升级业态,打造蜀盐里商业综合体,坚持“基础保障+特色培育”双轮驱动,通过合理规划农贸市场和商超格局,再结合胡霞霞、盐厂烧烤等网红本土品牌,打造“日间集市+夜间经济”特色格局,形成辐射周边镇街的城市近郊新商圈。
随着“便民生活圈”的建设,社区优化服务,首创自贡“红色物业”治理体系,采用“党组织+物业公司”管理,盘活闲置资产。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安全、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细化到每一位居民身边,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有序。“现在,楼道里有专门的楼栋长,家门口有保安巡逻,大家都很安心。”李大爷在小区里住了十多年,他感慨道:“现在有了这些措施,真是感觉踏实多了。”
“自从有了养老综合体,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65岁的李阿姨说。位于郭家坳街大湾井社区的养老综合体,老人们闲暇时打打八段锦,聊聊天,测量一下血压……工作人员很热心,服务也周到。郭家坳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21%,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多样化。近年来,郭家坳街在党委领导下,借势借力,用好用活资源,拓宽专业服务,以“公益+市场”的双圈模式,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近距离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
在街道社工站的指导下,各社区社工室带动广大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睦邻友善”关爱行动,开展每月特殊群体巡访、陪同聊天、陪诊、家电维修等服务,整合“睦邻联盟”单位资源和爱心商家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入户探望、慰问活动等。
“不用走多远,该办的事都办妥喽!”清晨,五星街磨子井社区渐渐有了烟火气。张阿姨下楼走到一旁的便民生活超市选购生活用品,再步行5分钟到街对面的菜市场,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拎着新鲜蔬果悠闲地走回家。
五星街磨子井社区地处自贡老城中心,是“三线建设”内迁企业宿舍区。近年来,街道、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力量资源,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除了让居民能够一站式购齐各类日常服务与生活物资,还推出系列便民举措。例如,建立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安排志愿者等群体开展课后辅导等志愿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办托育托管中心,推出低于市场价的普惠托育服务等,让居民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让各项便民服务延伸到家,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如今,自贡市自流井区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正用实际行动把便利带到居民家门口。“15分钟”,不仅是时间的尺度,更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和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代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