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内蒙古爱鸟周启幕,守护全球3条迁飞通道

发稿时间:2025-04-23 10:28:00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呼和浩特4月22日消息(记者刘欣荣)4月22日,内蒙古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拉开帷幕,以“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为主题,吸引各界目光,聚焦候鸟保护与北疆生态建设。

  活动现场,志愿者宣读《爱鸟倡议书》,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拒绝非法捕猎,守护鸟类栖息地;专业救护人员放飞康复鸟类,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工作人员发放鸟类图册、科普资料,展示摄影作品,引得游客纷纷围观,现场学习鸟类知识。线上,首届自然笔记创作大赛激发创作热情,洪剑明教授的“水鸟栖息地修复技术”直播讲座,更是吸引众多网友在线学习,互动频繁。

  工作人员现场放飞康复鸟类(央广网记者 刘欣荣 摄)

  内蒙古地处“三北”,承接三条全球候鸟迁飞通道,是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补给站。现有野生鸟类442种,今年越冬水鸟达16万只,“三有”保护动物赤麻鸭种群占全球总量60%以上。通过湿地修复、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老牛湾区域生态持续向好,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重现,彰显生态治理成效。

  眼下候鸟北迁正当时,内蒙古各级林草部门加密巡查,加强疫源疫病监测,积极救助伤病鸟,全力保障候鸟迁徙安全。同时,联合研学机构、摄影协会开展观鸟大赛、生态研学游等活动,让爱鸟护鸟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林草局联合多部门主办,200余人现场参与,各盟市以主题展览、社区讲座等形式同步开展宣传。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杨俊平在致辞中表示:“长城守望黄河,百鸟欢鸣青绿,这是内蒙古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体现。”本届“爱鸟周”以老牛湾为起点,正引领更多人加入候鸟保护行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