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潘志贤
“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孩子情绪易怒,爱生气,同时腹部肥胖。那我们在治疗的时候,重点就要落在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可以用柴胡……”在河南省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二楼,门上挂着“儿童保健班”的教室里,周口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周卫东正在向青年家长们讲授如何用中医的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常见病。
隔壁的茶艺教室里,周口市点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高级茶艺师卢锴在白板上写下了“茶、水、器、艺、人、境”,为学员们解释何谓“泡茶六艺”。
上周三,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晚上亮起了灯,共青团周口市委主办的青年夜校第七期课程正式开课。中医养生班、书法班、花艺班、声乐班等课程的教室里,迎来新老新学员。
近年来,团周口市委以“青年夜校”为品牌,不断拓展“周口服务青年”的方式方法,为青年人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机会;同时,以大型活动和节假日为契机,招募广大周口青年加入到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当中,邀请本地青年回馈社会、反哺家乡,让“青年服务周口”成为越来越多周口青年心中的向往。
多元课堂拓展青年成长空间
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云鑫雨双臂上举又下落,跟随老师的动作学习着“八段锦”的一招一式。这已经是她连续第四期参加青年夜校课程了。
周口市青年夜校“八段锦班”课堂。团周口市委供图
云鑫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身为青年企业创始人,她平常的工作很繁忙,但也略显乏味。“每天接触生意的事,压力很大,也很少有再次学习的机会。”
青年夜校的成立,给了云鑫雨这样的青年人一个“充电”的机会。云鑫雨表示,在业余时间到线下上课、学一门新技能,既给了她“获得感”,也让生活更加充实。“像花艺、茶艺这类课程,还能让我‘修身养性’,得到身心上的放松。”
“宝妈”康贝今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朋友参加青年夜校的消息,也加入到了夜校学员行列当中。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年夜校成为了我们同龄人社交的平台。”康贝告诉记者,在花艺班的课堂上,她结识了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大家有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在这里,我们都一起认真地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让我有了更多的力量面对生活的琐碎。”
周口市青年夜校2024年创立,至今已经开办了七期,共有20余门课程,总计4000余名青年报名上课。学员中,16岁至28岁青少年最多。
除了社交属性,专业的课程内容也是吸引周口青年加入夜校的原因之一。团周口市委副书记郝强向记者介绍,青年夜校的每门课程都邀请了专业授课教师,保证课程的专业性与真实性。
“以剪纸班和书法班为例,我们邀请了周口市刘氏剪纸非遗传承人刘秀华老师和周口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祥峰老师来担任授课老师,既能向青年朋友传授精湛的剪纸、书画技艺,也是对非遗和传统书法的推广和传承。”郝强说。
周口市青年夜校“非遗剪纸班”课堂上,周口市刘氏剪纸非遗传承人刘秀华正在指导学员。团周口市委供图
如今,每周三,周口青年夜校在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9间教室里同时开展9门不同的课程,此前还有过11门课程同开的“盛况”。
“最初刚刚开始办青年夜校时,我们担心的是课程太多、学员太少,夜校办不起来。”团周口市委四级调研员孙娜表示,如今,他们“幸福的烦恼”是要考虑课堂容量和活动中心承载量满足不了学员需求的问题。
青春行动传递周口城市温度
“食品添加剂真的是众人口中的‘健康杀手’吗?真相并非如此!非法添加物才是危害咱们健康的罪魁祸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其实不是一回事……”直到今天,朱艳春还是会在上相关专业课时回想起两个月前她写的宣讲稿,脑海里想着要把更多的“增量信息”补充进去,争取下次做一场“更完善”的宣讲。
朱艳春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生物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大二学生,此前,她报名参加了周口市委宣传部和团周口市委组织的“大学生返乡宣讲”活动,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带回了家乡。
就读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刘晓北也在春节期间回到周口,成为了一名“宣讲员”,为家乡人科普了市面上常见不同种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如何生产创作内容等。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刘丹丹,则结合自己从小到大在家乡的所见所闻,把农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变化如何体现乡村振兴战略“掰开揉碎”,细致地分析给家乡父老。
近年来,团周口市委联合多部门,常态化组织假期返乡大学生参与志愿宣讲活动,同时组织本地青年参加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和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为周口青年打开了“反哺”家乡的大门。
在周口市淮阳区,刚刚过去不久的周口“太昊伏羲陵庙会”上,景区入口处,团淮阳区委组织当地青年支起了爱心服务驿站,为前来太昊陵参加庙会的数十万游客提供免费热水和医疗服务。“景区人太多了,平时接热水的地方都排长队。我们来这边新支起来的驿站一看,不仅‘水多’,而且还是热乎的!”服务驿站前,几名前来祭祀“人祖伏羲”的老人高兴地说。
在周口市川汇区,最近两年,团川汇区委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文化广场、街头游园、河道桥头和沿街商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排查、平安建设宣传、防汛防电诈知识普及等活动。每年寒暑假,川汇区还组织返乡大学生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参与共享单车摆放、美化城市墙体等活动,为周口城市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团周口市委组织周口青年为市民义诊。团周口市委供图
“青年人是城市发展的先锋,也是城市温度的传递者。”郝强说,“志愿服务活动则为青年人搭建了一个成长成才、服务家乡的实践平台。”
对于不少周口青年来说,参与家乡的志愿活动,也让他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学的是康复治疗,虽然还没毕业,但我希望能尽快用我的专业技能服务家乡。”沈舒静今年大一,在河南中医药大学读康复治疗学专业,今年,她同样参加了志愿宣讲活动。
“宣讲结束返校后,我特意去看了学校的毕业生招聘会,招聘职位中有养老康复方面的、儿童自闭孤独症恢复方面的。我想,如果能够回到家乡,为那些听我宣讲的观众、为家乡广大的老年人和儿童做康复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沈舒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