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一封发送到吉林体育学院校长电子邮箱的感谢信和一面寄到学生处的感谢锦旗,全校师生才知道该校体能训练专业大一学生王园的救人事迹。
王园收到锦旗。受访者供图
王园爱好徒步登山。五一长假,他和同伴相约五台山,一起重装徒步。也恰巧是因为装备齐全,让他有能力救助一名失温的15岁少年。
5月2日傍晚,在五台山护银沟前4公里处,一名独自徒步的15岁少年,因为山区温度骤降和自身经验不足,陷入了失温状态。王园和同伴看到这位少年走路摇摇晃晃。身边有其他人经过,但并无人过问。王园上前询问时发现,对方意识开始模糊,说自己又冷又热。
了解失温症状和处理方式的王园,没时间多想,和同伴一起迅速把少年带到一个背风口。王园从背包里拿出急救毯,塞入少年的贴身衣物内,防止其进一步失温;又将暖贴贴在少年的腋下和腹股沟等身体核心温度区的大动脉处;接着,又给少年提供了热水和能量棒。
一连串的急救操作之后,少年的状态逐渐稳定。王园赶紧电话联系了孩子的父母,让对方联系救援队和救护车。急救过后,王园和同伴们搀扶少年一起下山。“当时,天色渐黑、飘起小雪,体感温度在零下9摄氏度左右。”王园回忆。
王园搀扶少年下山。受访者供图
刚经历过失温,少年很后怕,后续又出现了手臂僵硬、情绪慌乱等情况。王园一边扶着少年下山,一边和同伴们高声唱歌,为他加油打气。
一起走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后,王园一行人与救援队和孩子的家人相遇。少年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获救少年与救援人员汇合。受访者供图
王园说,在学校里学过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等课程,以及自己对徒步登山安全防护的了解,这让自己和同伴有能力救助失温少年。
“出现失温后,当事人会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无法自救,不及时施救,2个小时左右就可能失去生命体征。”吉林体育学院运动健康技术学院学办主任、2024级辅导员杨鸣解释,王园的科学及时的救援,为失温少年赢得了宝贵时间。
得知王园的救人事迹后,杨鸣很惊喜,但也不意外。因为王园平时就是个热心肠,主动背崴脚的同学下楼、谁有需要会上前搭把手……
少年获救后,他的母亲给王园打来电话,要给予物质报答,被王园婉言谢绝。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少年的母亲给吉林体育学院发来了感谢信和锦旗。她在信中写道:“王园同学的善举,不仅拯救了孩子的生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由衷地向王园同学表示感谢,相信在吉林体育学院的悉心培养下,会涌现出更多像王园一样优秀、充满爱心的学子!”
“王园同学是青年学子的榜样。”吉林体育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华天说,学校将进一步在全校宣传王园的事迹,鼓励学生们勇敢担当,勇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