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为爱前行 做山乡“缝补星星”的人

发稿时间:2025-05-28 13:18: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清晨,滇西群山笼罩在薄雾中,云南省施甸县何元乡大坡脚村的土路上已响起“沙沙”的脚步声。村党总支书记张会香背着鼓鼓囊囊的布包,正赶往留守儿童小杰家。这是2019年盛夏她初到大坡脚村任职时走访的第一户人家,也是152名困境儿童帮扶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

  “当时孩子说‘想妈妈’的声音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张会香至今记得那个场景:土坯房里霉味刺鼻,小杰的书包破了个洞,作业本皱得像腌菜。当晚,她在工作笔记上写下:“要做他们的妈妈,让每颗星星都不再孤单。”

  30碗鸡蛋面化解“叛逆”

  15岁的艳艳是村里有名的“刺头”。母亲离家出走多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女孩用叛逆筑起厚厚的“心墙”。

  张会香连续一个月早起背着竹篓上山采菌子,傍晚蹲在艳艳家门前的小灶台前煮面。“今天加了你爱吃的韭菜。”第30碗鸡蛋面递到眼前时,艳艳突然崩溃大哭,滚烫的泪水砸进面碗。

  2023年7月,艳艳被确诊障碍性贫血。深夜的村卫生室里,张会香握着体温计的手在发抖:“40℃!必须马上送县医院。”她二话不说背起孩子冲进雨幕。3公里山路,手电筒的光在暴雨中忽明忽灭,胶鞋陷进泥坑拔不出来,她干脆光脚继续跑。

  “别怕,妈妈把星星都缝在天上了。”手术室外,张会香轻声哼着自编的童谣。为筹集1.2万元医疗费,她磨穿了三双鞋底,最终由县妇联特批了救助金。

  30万助学款背后的“较真”

  “教育是斩断穷根的利剑!”张会香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22年8月,她在玉米地里找到痛哭的升升——男孩手里拿着被泪水浸湿的录取通知书。

  “这书必须念!”接下来的半个月,张会香的摩托车跑遍了县城所有企业。她直接拦住了一位企业家的车:“给孩子十分钟,您看看这个。”皱巴巴的困难证明和成绩单被汗水浸得发软,但升升高考数学148分的成绩格外醒目。最终,企业家承诺每年资助1万元。

  这样的“较真”换来了累累硕果:三年来共计筹得30余万元助学款,帮助200多名学生。最让张会香欣慰的是,升升在最近的信里写道:“毕业后我要回来教书,像您一样当‘点灯人’。”

  微光成炬,照亮山乡未来

  走进大坡脚村委会,墙上152颗手工折纸星星拼成的党徽格外醒目。每颗星星里都藏着一个孩子的秘密:孤独症儿童小涛第一次开口叫“妈妈”的日期,脑瘫患儿小花学会写“人”字的那天,孤儿小强终于敢独自入睡的夜晚……

  而在更远的山坳里,还有等待被点亮的星光。如今,村里组建的爱心妈妈团已有23人,而曾经的受助者们正接过爱的火炬——艳艳康复后成了“爱心姐姐”,每周辅导低年级孩子功课;升升在大学组建支教队,寒暑假回乡开设“梦想课堂”;小香在作文中写道:“我要建一座医院,让所有星星都不再受伤。”

  去年儿童节,大坡脚村首届“星光晚会”上,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朗诵:“张妈妈是缝补星星的人,她把我们的眼泪变成彩虹……”台下,张会香悄悄抹着眼泪。村民们自发举起手机,星星点点的光亮汇成星河,照亮了乌蒙山的夜空。(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