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红绿灯下的“刻度”与“温度”

发稿时间:2025-07-08 10:43:00 来源: 中工网

  在浦江之畔的人民城市,上海市杨浦交通管理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倪嘉辉11年来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用真情传递城市温度,用智慧解决交通难题,在红绿灯下彰显了法治的“刻度”与“温度”。

  杨浦区五角场环岛是全市车流量最大、路网最复杂、商业体最密集的路口。倪嘉辉分析群众出行、停车等需求,巡线丈量了5条主干道及18个支小路口,还运用支队的“治堵系统”,详细分析50多万条基础数据,梳理出4个重要拥堵点,创新提出“圈层控流”理念,提议将五角场交通枢纽划分为包含20余处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核心区、控制区、分流区”,分区施策。

  为解决核心区“进得来”难题,他提议在每个近2分钟的信号灯周期内,将淞沪路进入环岛的绿灯增加4秒,将黄兴路进入环岛的绿灯迟启10秒,将核心区的通行效率提升32%。为解决控制区“出得去”难题,他创新试点“拉链式”管理措施,将翔殷、国和路口的中环路上匝道由原先的单车道通行调整为双车道交替通行,上匝道主线通行车速提升17%。为解决分流区“跑得快”难题,他建议在多条道路区间增设“潮汐式”可变车道,大幅提升通行能力。三管齐下,五角场交通枢纽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倪嘉辉还牵头推出共青国家森林公园和地铁站间的免费巴士,转化约20%的自驾车主选用公共交通入园,并拓展临时停车位750个,有效化解游客“停车难”。此外,他还推动在1.5公里邯郸路区间增设非机动车道,邯郸路周边路口非机动车通行效率由此提高50%以上,解决了复旦大学广大师生和周边居民的出行难题。

  法条有刻度,执法有温度。身为一名交警,倪嘉辉在基层执法过程中逐渐感悟,“现场处罚是‘果’,更重要的是‘因’,要从当事人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

  “我闯红灯只是想多送几单、多挣点钱。”去年,倪嘉辉执勤时将逆向行驶的外卖骑手小王拦下,小王竟失声痛哭。原来,小王多拉快跑是想多赚点钱供老家的妹妹上大学。了解情况后,倪嘉辉摆事实讲道理:“只有安全地跑,才能让妹妹更安心地读书!”倪嘉辉语重心长的劝解打开了小王的心扉。事后,倪嘉辉所在的“肖玉泉中队”还和小王所在外卖站点结对,倪嘉辉经常带队上门做安全宣讲。

  现在,这个站点160多名外卖骑手每天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通安全课”,该站点骑手的交通违法率下降了85%!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