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2025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会暨城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交流会召开

发稿时间:2025-07-20 12:3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向晓悦 汪华)7月15日至17日,2025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会暨城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交流会在湖北建始召开。来自11家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联盟单位、建始县近30所中小学校的150余位一线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研究工作者和学生代表,共同探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与乡村教育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李鹏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建始县副县长雷宏伍、向异之等出席本次会议。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程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三宝分别主持开幕式和论坛活动。

  开幕式上,雷宏伍在致辞中谈到,建始县始终将思政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华中农业大学与建始县结对开展教育帮扶十余年,共同组建“湖北省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依托“本禹志愿服务队”“阡陌学堂”“耕读学堂”“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等平台,为建始县思政教育注入强大动力。

  “志愿服务是思政教育的‘终身课题’,是鲜活的社会‘大课堂’,是提升思政教育‘小课堂’育人质效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王从严在致辞中指出,推进高质量的城乡思政教育一体化与高水平的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要洞悉全局,坚持育人价值旨归;要躬身入局,守正创新促进融合共创;要服务大局,力耕重行增强发展实效。

  李鹏在致辞中提出,志愿服务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深化项目内涵与学段衔接,健全评价机制与成果转化,聚焦城乡协同与资源共享,探索建立青年志愿服务与乡村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格局,共同谱写湖北青年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篇章。

  在高校青年乡村教育志愿服务辅导报告环节,广东省团校谭建光教授作“中国新时代志愿服务与青少年成长”主旨报告。他通过大量的志愿服务案例,阐述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思想提升、视野拓展、情感丰盈、勇气历练、合作增进等五大成长价值。此外,他还梳理了关爱帮助青少年成长的五类志愿服务和青少年体验成长的五类志愿服务,提出通过党团引领、社会支持、全员参与、助人育人、思政创新、体系健全等六条路径深化青少年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分享,志愿精神的核心是信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庆群在“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德育”主旨报告中提出,加强青少年教育,志愿服务是手段也是内涵,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志愿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周林波教授围绕“三类志愿服务项目 促进乡村教育发展”,通过详实案例和比较分析,从实践层面分析了正向志愿服务、平行志愿服务、翻转志愿服务的策划理念、特点、实效,从救助、赋能到发展,从“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到“授人以池塘”,阐释了各类志愿服务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为高质量开展新时代志愿服务提供了积极指导。

  在高校青年乡村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交流研讨环节,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陈锦、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副校长梅德悦以“薪火十二载,同心创未来”为主题,讲述了摩峰支教故事。自2013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采取“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模式,践行“一年摩峰行,一生支教情”承诺,以资源赋能、网络赋能、学科赋能,深入挖掘育人活教材,携手打造教育新样板,共同绘就发展新蓝图。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促进在地志愿者与外部志愿者‘双轮驱动’,激发协同倍增效应。”华中科技大学“语翼”青年志愿服务队在“让希望飞出大别山——大别山区乡村希望书屋心灵陪伴计划”的分享报告中提到,该项目瞄准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痛点,以“问题——儿童——时代”三维需求为锚点,创建乡村希望书屋,形成一个核心阵地,开辟线上“云系列”、线下“语系列”两条支教路径,创建村级挖潜、县级协同、省级聚能、国家级拓维等四级圈层同心机制,形成“1个阵地、2条路径、4种资源”的志愿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服务成效。

  湖北文理学院校团委副书记韩鹏以“校园盛开民族团结的‘格桑花’”为主题,分享了湖北文理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格桑花”支教行动为纽带,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经费支持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保障支教工作长效开展。聚焦课堂、课外、课改,推进教育援藏做深做实,促进了鄂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的“格桑花”盛开得更加灿烂。

  “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湖北科技学院辅导员卢瑾分享了星火支教团队14年扎根乡村教育的事迹。从2011年响应西部大开发赴山路支教,到2024年奔赴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建设儿童服务站,团队始终围绕留守儿童、乡村学校、乡村振兴三大痛点,构建“乡村夏、冬令营,线上直播支教,顶岗支教+云陪伴”的“3+”支教模式,成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会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荆楚楷模”获得者,建始县高坪镇望坪初级中学支教志愿者袁辉,分享了他的支教故事和志愿服务感悟。他强调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守护天性、尊重个性,其拳拳之心引发了会议代表的广泛共鸣。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了华中农业大学大型校园原创公益话剧《牵挂》,话剧以感动中国的支教志愿者徐本禹、献身支教的赵福兵和舍己救人的张瑜为原型,以主人公张福禹义无反顾赴山区支教的感人故事为主线,诠释了华中农业大学“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的价值追求。

  大会评选出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优秀案例53项,分3个分论坛展示交流。会议对在湖北省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对优秀成果项目负责人代表进行现场颁奖。

  会议还举行了乡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与交流会,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办主任韩亚平受邀作辅导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室”提供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工具汇编资料。城乡中小学生“红领巾 同向同行”耕读教育大思政课活动、“悦享运动 灿烂向阳”体育兴趣培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在建始同步举行。

  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王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