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高梦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我想看得见。”先天性视力障碍的小朋友,用拥抱代替问好,道出最诚挚的心愿。
“我妈妈最近在工作吗?”一名小男孩为听障父亲充当翻译,父子间朋友般的互动温暖自然。
《蒲公英的约定》温柔的旋律从一个热爱音乐的孤独症孩子口中流淌而出,纯净而动人……
近期,一支由浙江传媒学院22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志愿服务团,前往浙江省桐乡市,在当地妇联、民政及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开展“向日葵计划”。大学生们深入走访了全市11个乡镇的518户困境家庭,精准摸排困境儿童家庭的真实状况与迫切需求,为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真正走进一户户家门,看见一张张具体的脸,倾听一段段真实的故事,我才明白‘不贴标签’、‘看见具体的人’意味着什么。”志愿者付亚莉说。“困境儿童”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他们虽有各自的不幸,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坚强、乐观地面对。志愿者李秀如说:“比起经济的补助,他们如今更需要成长陪伴和教育引导。”
本次实践源于校地合作协议,122名大学生志愿者历时11天走过11个乡镇,518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拍摄千余张照片,记录4万余条数据,旨在链接高校的各项资源,为困境儿童帮扶注入新能量。志愿者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每户家庭的《家庭情况调查表》。通过走访,志愿者们了解了孩子们处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学习生活情况、心理状态、亲子关系、压力来源等,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
“向日葵计划”困境儿童帮扶项目由桐乡市民政局牵头,桐乡市慈善总会出资,桐乡市彩虹家庭社工事务所承接,自2022年开始启动,该计划整合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在桐乡市范围内针对社会散居孤儿、家庭贫困儿童、自身重病及重残等各类困境儿童开展帮扶服务。(文中照片均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