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3点多,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路面在烈日炙烤下泛着刺目白光,蒸腾起一层层扭曲的热浪。偶尔吹起的风,也裹挟着浓浓暑气,让人愈发燥热难耐。
环卫工人刘国英正像往常一样清理着街道。这时,刚停好车,准备进入工会驿站纳凉的外卖小哥李海瞧见了他。李海走过来,把一瓶冒着凉气的冰柠檬水递到他面前:“这么热的天,快喝点工会送的清凉饮料,去去暑气!”
刘国英直起身,走到一处树荫下,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海:“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九龙坡区总工会‘送清凉’小分队的成员,工会委托我们把冰凉茶饮送给您,还有其他像您这样在高温下工作的环卫工人、城管人员。”李海指着自己摩托车置物箱后面张贴的“九龙坡区总工会‘送清凉’”贴纸解释道。
听罢,刘国英打消了疑虑,接过清凉饮料连连道谢。
近段时间,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九龙坡区户外劳动者群体中上演。
九龙坡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康告诉记者,今年区总联合辖区商家,在杨家坪等片区设置了4个“清凉饮料领取点”,发动50余名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组成“送清凉”小分队,顺路、顺便配送清凉饮品至建筑工地、环卫站点等高温场所,形成“工会发放—骑手配送—劳动者受益”的服务链。义务配送活动将持续40天,预计覆盖户外劳动者4000余人次。
“虽然我们多跑了一点腿,但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心里特别自豪。”李海说,自7月15日起,其所在站点已有100余名骑手主动参与义务配送活动,区总工会搭建的“清凉接力”舞台,让他们从被关爱的对象变成关爱他人的主力军。“这种‘被需要’带来的精神满足无可替代。”李海说。
下午4点左右,阳光依旧炙热。李海的手机提示有新的配送订单,他戴上头盔,笑着与刘国英告别。“注意安全,注意防暑……”刘国英叮嘱着。李海回头挥了挥手,跨上摩托车,快速驶离。阳光下,摩托车置物箱上的“送清凉”字样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