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中国好人”赵海英:用坚守诠释伟大的母爱

发稿时间:2025-09-16 16: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我的女儿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她生下来就有病,但是我决不放弃。”不久前,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的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来自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的孝老爱亲“中国好人”赵海英泪洒现场。

  赵海英流下的泪水中,交织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与复杂滋味。那一天,患有脑瘫和先天性唐氏综合征的女儿殷秋华终于圆梦——与著名军旅男高音歌唱家陈小涛共同表演歌曲《变脸》。女儿身披红色披风,在舞台上身手矫健,随着音乐表演川剧绝活变脸。演出中途,殷秋华还主动走下舞台与观众握手。组委会在给赵海英的颁奖词中写道:“2023年,殷秋华第一次登上舞台,熟练地甩袖、转身、变脸,台下掌声雷动,这是母亲赵海英600多个日夜汗水换来的时刻。她用坚守诠释了伟大的母爱。”

  殷秋华在表演变脸。受访者供图

  赵海英39岁时和丈夫在重组家庭后生下女儿,取名“秋华”。没多久,殷秋华被诊断为“唐氏宝宝”。赵海英和丈夫带着女儿前往重庆、成都、北京多地求医,被告知无法医治。

  “我和老公从没想过放弃她。”赵海英的人生也因为女儿被彻底改变。女儿成了她生命的全部意义,也成为她生活的重心。赵海英自己想方设法学习“唐宝”针对性训练。终于,奇迹一点点出现:1岁时,殷秋华可以抬头了;2岁时,她终于能迈出步伐,尽管走几步就控制不住要摔倒;3岁,赵海英带女儿缝合了口腔上颚的洞;7岁,女儿终于能独立行走。

  赵海英说:“每一步,她都很慢,让我们心痛,也让我们欢喜。”7岁后,赵海英和丈夫开始思考女儿的未来。

  赵海英在帮女儿殷秋华练习压腿。受访者供图

  她坚持把殷秋华送进蓬安县桑梓小学校,这是一所融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为一体的小学。尽管刚入学时殷秋华无法与老师同学沟通,上厕所也不能自理,但赵海英下定决心,在教室后面给女儿当“同桌”,及时帮她换洗尿湿弄脏的裤子,引导其他小朋友和她一起玩耍。在赵海英的教导下,殷秋华不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菜、洗衣服,甚至出门扫码付款。

  2021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殷秋华作为特教学校的学生,参加了由蓬安县残联组织的一场演出,并结识了蓬安县文化馆戏曲教师林春。“秋华第一次看到林春时,就站在她面前说‘老师,你好’,当时她不会说太多话。秋华看到林春跳舞,就对我说,‘妈妈,喜欢,老师’,我当时觉得这个老师要是能教秋华,那就太好了。”赵海英说。

  在赵海英的恳求下,林春同意做殷秋华的老师。林春说:“秋华是‘唐氏宝宝’,平时无法与人沟通,而变脸不需要她说话。变脸需要用脸谱遮住,不需要有太多的表情,而且只要她身体可以,变到老都行。”赵海英全家对林春的决定既感激又惊喜。2021年10月,殷秋华正式拜林春为师,开始了极为艰难的川剧变脸学习之路。

  自从殷秋华开始学变脸,清晨五六点的龙角山(蓬安当地的一座山景公园)里就有了两个练功的身影。女儿练功,赵海英是一位“严师”。今年58岁的她,劈叉、下腰都不在话下,殷秋华任何偷懒的心思都逃不过她的眼睛。赵海英说,“我确实太狠了,院子里的人都说我是疯子,哪有人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但我别无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殷秋华终于学会了变脸,目前可以变10张脸谱,包括一张回脸。她正在跟师父林春练习另一个川剧绝活——喷火。除此之外,她在学校还尝试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架子鼓、民族舞和陶笛等。

  今年9月,在四川省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学仪式上,殷秋华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她收到了一件特别的“新学期礼物”——一封来自“偶像”邰丽华的回信。信中,全国劳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祝福殷秋华“在川剧艺术的道路上继续绽放光彩”。

  回信不长,却满载沉甸甸的情感。赵海英说:“女儿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6日 04版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