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9月19日,在广州海心沙志愿服务主题公园,2025年海珠应急侠“合伙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举行。该活动将应急安全知识以可感、可学、可用的形式送到群众身边,实现应急安全教育“零距离”。
小朋友学习急救技能。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由省、市、区三级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参与,汇聚了10余支专业志愿队伍,设置15个应急安全体验摊位,涵盖灭火逃生、急救技能、防震减灾、VR事故模拟等多个实用领域,吸引了许多亲子家庭、学生团体及社区群众参与。所有项目均坚持公益导向、免费开放,体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
学生参与消防体验。主办方供图
在应急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区,志愿者耐心讲解、反复示范,确保每位市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准;在消防体验区,志愿者协助市民佩戴防烟面罩、操作灭火设备,解答家庭火灾预防和逃生问题。防溺水、防震减灾等趣味体验区,志愿者通过游戏与小朋友互动。
小朋友参观广州志愿服务主题展馆。主办方供图
现场,便携式VR生产安全教育机成为焦点。参与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电弧灼伤、高空坠落、有限空间事故等场景,深刻认识作业风险,增强防范意识。新能源火灾预防展区则通过真实电动车电池燃烧演示与二维交互系统,直观展示电池过充、过载等起火原因及处置方式。
消防救援站设置了大型应急装备展示区,包括高层灭火机器人、水上救援设备、抢险破拆工具组、生命探测仪等一批高、精、尖应急装备集中向市民开放展示。消防员现场讲解装备功能、适用场景及技术特点,让群众“零距离”感受科技赋能应急安全的成果。
应急安全宣传大使获颁证书。主办方供图
依托“应急侠合伙人”机制,广州市海珠区整合区委社会工作部、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消防救援局及多家专业志愿队伍资源,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品牌运作、服务落地”的应急志愿服务新模式;通过常态化开展应急科普、技能培训与情景演练,实现“平急结合、快速响应”的志愿服务与应急响应协同机制,形成“平时宣传培训、急时响应支援”的协同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