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沧州市总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推动职工书屋从单一阅读空间变为知识服务综合体——职工书屋这样“圈粉”

发稿时间:2025-10-17 11:34:00 来源: 《工人日报》

  阳光穿过河北省沧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的玻璃窗,柔暖地漫过层层书架。沧州帆书运营中心读书会的老师带领40余名职工诵读《道德经》,青少年阅读区里,家长与孩子共同翻阅绘本……类似的场景每日在沧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上演。

  近年来,沧州市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创新体系架构、升级服务功能、丰富活动载体,推动职工书屋从单一阅读空间变为集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文化交流、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知识服务综合体。截至目前,沧州市已建成全国总工会命名职工书屋33家,河北省总工会命名职工书屋43家,沧州市总工会命名职工书屋140家,年均开展阅读及各类文化活动超千场,服务职工30余万人次。

  知识赋能,点亮职工成长之路

  午休时光,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职工书屋里,调度自动化高级工程师张烨正在查阅有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专业方面的书籍,书页间满是标注的技术要点。“以前攻克难题时总卡壳,现在常来书屋查专业书找思路,不仅深化了技术理解,还解决了不少关键问题!”张烨说。通过不断学习,他带队解决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及实用化过程的诸多难题,并获评“国网工匠”等荣誉称号。

  沧州市级以上职工书屋开放不限时、各类书架不上锁、借阅图书不限期,尽力满足职工读者的阅读需求,点亮职工的成长之路。

  此外,沧州市总将职工书屋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依托职工书屋,每年4月举办“书香沧州”职工读书节。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读书演讲、创新金点子征集、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让正能量在书香中传递。

  创新模式,织密职工书屋服务网

  为增强职工书屋间的交流,沧州市总组建职工书屋联盟,整合市区7家国家级、省级书屋资源,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截至目前,联盟已完成图书借阅4000余册次,联合开展跨单位读书分享会、技能交流沙龙40余场,服务职工9000人次。

  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在20个基层分工会建设读书角,职工午休时就能随手取书。沧州炼化公司工会主席张波说,有了这些读书角,企业学习氛围浓厚,几年来,不少职工通过职工书屋学习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沧州市总探索出“四类建设模式”,精准覆盖不同群体需求:规模以上企业单独建设职工书屋的自循环模式;中小企业聚集区联合建管职工书屋的组团共享模式;工会主导,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书屋的共享模式;乡街和工业园区出资建设职工书屋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模式,把图书送到职工身边。

  多彩活动,让“书香”浸润城市

  “作为沧州人,我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运河边的故事。”在沧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的“开卷访谈”现场,作家关义军正向职工分享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心得,观众不时举手提问。

  为让职工书屋“用”起来、“活”起来,沧州市总打造了系列品牌活动矩阵。2025年,“开卷访谈”活动每月举办2期,邀请了一批作家走进职工书屋,与职工和文学爱好者交流创作经历。

  沧州市工人文化宫每周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未来一周职工书屋活动预告,视频号对“国学讲堂”“剧本围读”等活动进行直播,错过直播的职工可观看回放。

  据悉,沧州市总推行职工书屋“1+N”功能拓展模式,即以“1”个阅读核心功能为基础,延伸出“N”种服务场景,让职工书屋成为职工“用得上、离不开”的综合平台。

  职工书屋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一批有热情有志向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沧州市总分级招募志愿者近7000名,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为避免书屋“建而不用”,沧州市总建立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职工书屋不开放、功能异化等6类情况予以退出。截至目前,已经对67家运营低效的予以摘牌。同时,每年列支40万元专项资金,为20家市级示范点补充图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0余万元,实现职工书屋“优胜劣汰、动态提升”。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