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专业赋能+特色活动+长效保障 陕西渭南织就留守娃“温暖守护网”

发稿时间:2025-10-30 11:18: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 姚琼

  “每次蹲下来听孩子说悄悄话,看他们眼睛亮起来的样子,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像开了花——我们给孩子温暖,孩子也用纯真治愈了我们。”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爱心妈妈”赋能培训课上,志愿者刘雪荣捧着记满工作心得的笔记本,语气柔软。这场聚焦儿童保护与亲子沟通的培训,不仅为“爱心妈妈”充电,更展现了渭南这支巾帼队伍守护留守困境儿童的温暖图景。

  今年以来,渭南市妇联以“专业赋能+特色活动+长效保障”为抓手,推动“爱心妈妈”从“有热情”向“有本领”转变,从“送温暖”升级为“送精准”,在基层织就覆盖留守娃的“温暖守护网”,让“巾帼红”成为基层治理的动人色彩。

  专业培训“强内功”:让爱心有“科学方法论”

  “以前遇到内向的孩子只会塞零食,现在用‘倾听式沟通’问‘你画里的小兔子要去哪儿’,孩子会主动讲半小时!”在培训现场,“爱心妈妈”李娟举着情景模拟笔记,难掩兴奋。她口中的“秘诀”,是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专家讲授的“儿童沟通实操课”。

  为破解“想帮却不知怎么帮”的困惑,渭南市妇联将专业培训送到基层,课程以“政策解读+真实案例+角色扮演”为主线:讲儿童保护政策时,结合本地案例拆解风险点;教亲子沟通时,分组模拟“孩子闹情绪的应对方式”;细化“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礼物选择”,让关爱精准对接需求。

  从7月渭南市区80人专场培训,到8月临渭区“从心出发 为爱续航”主题课,再到10月韩城儿童保护专项培训,今年13场定制化培训已惠及千余名“爱心妈妈”。“以前凭热情做事,现在有了‘方法论’,帮扶更有底气。”参加临渭区培训的王芳说,如今上门前会先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精准的爱才真暖”。

  特色活动“搭心桥”:让陪伴有“可触的温度”

  “妈妈,这蜂蜜是我和小蜜蜂‘合作’酿的!”4月,在中华蜂趣园里,10岁的小宇举着蜂蜜瓶,奔向“爱心妈妈”张莉,和她分享道。当天,35名留守娃跟着“妈妈们”观察蜂群、做蜂蜜实验,还尝试直播卖蜂蜜,腼腆的孩子渐渐放开了嗓门。

  渭南市“爱心妈妈”善用节日契机,把陪伴融入日常:春节前,华州区城市书房内,“妈妈们”围坐在一起,给孩子们讲年俗,教他们剪窗花,礼包里的衣物文具都是提前打听的孩子的心仪款;寒冬时,白水县田家洼小学20名困境儿童收到绣着小太阳的围巾,“妈妈们”轻声叮嘱“冬天会冷,我们一直陪你”;“六一”儿童节前,富平县“少年儿童心向党”活动中,“妈妈们”和孩子玩红色故事接龙,孩子主动举手说“也要当小英雄”。

  安全教育也充满巧思:合阳县“甜蜜的陷阱”活动中,孩子通过“识别零食保质期”“贴健康标签”学会食品安全知识;临渭区“安全小课堂”上,用玩偶演示“应对陌生人给糖”,孩子在笑声中记住防护要点。“像妈妈一样陪玩陪学,孩子才愿意接受。”活动策划人员说。

  长效机制“固根基”:让暖网有“持久的韧性”

  “从报名到结对,每步都有指导——结对前发孩子情况表,活动后填反馈表,了解孩子的变化。”“爱心妈妈”范海燕翻着手机里的“帮扶手册”感慨道,“规范体系让爱心不是‘一阵风’,能长久地做下去。”

  为确保关爱不“断档”、服务不“打折”,渭南市妇联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制定统一培训大纲,各县(市、区)妇联细化课程;通过“组织推荐+社会招募”吸纳爱心女性,建成3493人的“爱心妈妈”队伍,实现“就近结对、随时帮扶”;建立活动台账,记录参与人数与孩子的反馈,还联合市二院开展35场“防近视、控肥胖”宣讲,拓展健康守护维度。

  截至目前,渭南市“爱心妈妈”已开展安全课堂、课业辅导等活动283场,惠及3000余名儿童。下一步,渭南市妇联将推出“爱心妈妈”中高级进阶培训,培养骨干力量;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经验共享;联动企业与社会组织争取物资支持,“让‘温暖守护网’越织越密,让每个留守娃笑着向阳成长。”渭南市妇联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