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洪涛 通讯员吴頔)“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还有劳模工匠手把手教,真让人羡慕。”近日,教完一节培训课的“南京工匠”、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世康向记者感慨。今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提出打造“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品牌,发挥劳模工匠作用,助力职工技能提升和素质拓展。
这项品牌活动依托南京开放大学网络化平台,整合劳模工匠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职工生活、工作区域就近开展沉浸式、场景化教学,培育技能人才。全市今年计划完成100期“技术、技能、技艺”培训,目前已举办78期,吸引约2140人次的职工参与。
今年,南京市总将“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品牌活动建设纳入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清单,通过市、区两级“产改”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工会、教育、人社等部门资源,推动活动开展。在全市现有36家工匠学院的基础上,南京市总在企业园区、工地生活区、街道社区、商圈街区周边布局小课堂,形成“步行15分钟可达”的技能学习圈。
小课堂采用线下授课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南京各级工会利用开放大学线下教学网点、网络平台,广泛组织开展方便职工就近参加的面对面课程培训以及线上直播授课。同时,制作微课视频,方便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作用,南京市总还打造了“宁工享·工匠工坊”集市品牌活动,邀请劳模工匠在室外广场设置展位,展示技能技艺。市总牵头建立“工坊+小课堂”结对机制,把工坊里的先进操作法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便民课程。目前,已有142名“南京工匠”及提名人选加入小课堂教师队伍。
东华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作为江苏省总工会重点支持建设的两家市级工匠学院之一,在省、市总工会支持下,特聘多名劳模、工匠及技能大师担任学院导师与小课堂讲师,定期授课并开展技术交流。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培养技能人才近2000名。
据介绍,南京市总还将竞赛核心项目拆解为小课堂的专项培训模块,赛前组织技术能手开展针对性辅导。“在小课堂里学到的手艺,真能在大赛场上派上用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的电工王清文在今年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建筑电工技能竞赛中斩获第一名。他是小课堂的“忠实粉丝”,取得成绩后,他回到这里授课,“以前,我是坐在下面听课。没想到,现在我站上了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