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8日电(见习记者 潘晓文 记者 刘尚君)控制青少年吸烟是“强化控烟教育更有效”,还是“强化制度规定更有效”?近期,2024年大学生控烟辩论邀请赛总决赛在京举办,这道精心设置的辩题,从不同维度引发了在场师生对青少年控烟的深度思考。
“虽然教育和规则在控烟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教育的作用往往容易被低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原副秘书长、2024年大学生控烟辩论邀请赛总决赛评委黎陆昕,在点评发言时道出了当下青少年控烟工作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黎陆昕阐释,教育的意义在于长期地培养正确的观念,而非简单地依靠惩罚或强制措施。“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控烟宣传,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单靠短期的行动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教育工作,让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黎陆昕深入分析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他表示,青少年吸烟现象背后,反映的是青少年渴望成长、寻求认同感的心态。因此,除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外,还需要关注青少年的文化环境和个人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比如,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会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电影中的角色以及同龄人的态度来表达自我。”黎陆昕认为,我们需要用教育去引导孩子形成一种替代意识,弱化一个对于想用吸烟来表达自己长大的这种意识,“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批评他,还是要在各方面关心他,同时强化制度方面的建设。”
黎陆昕提到,我国在青少年吸烟管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核心问题在于,虽然我们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在具体措施的落实上相对不足。”
他表示,青少年控烟教育关键在于坚持,“我们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营造积极的控烟氛围,辩论、演讲、文艺活动乃至阅读,都可以成为宣传控烟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如果能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将对年轻一代产生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