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位于贵州的凯里火车站内人潮涌动,脚步声、行李箱滚轮声与广播的播报声交织在一起。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大厅,身着橙色马甲的青年志愿者赵钟慧步履匆匆,成为万千旅客眼中最温暖的“显眼包”。
清晨6时许,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这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已整装完毕。橙马甲、工作帽、腰包和胸牌组成的“四件套”在候车室灯光下格外醒目。“早到半小时能更好进入状态。”赵钟慧一边整理服务台物品一边说道。这位连续参与暑运、春运的“资深”志愿者,今年已成长为小组长。
上午9时的安检口,赵钟慧化身“人形导航仪”。为拄拐老人指路、帮务工人员提行李、帮旅客查车次……十五分钟内连续服务八位旅客的节奏,在她看来只是日常。“我们的橙色就是‘求助信号灯’,要方便有需求的旅客第一时间发现。”谈及志愿服装,她笑称这是春运中的“显眼包”担当。
成铁志愿者赵钟慧为旅客指引检票口。通讯员彭亮 摄
“嬢嬢,不用打印车票,使用身份证刷闸机进站坐车就可以。”“这边走,我教您怎么过闸机。”上午11时40分,距离5639次慢火车开车不足10分钟,一名旅客用苗族方言焦急地询问赵钟慧,赵钟慧一边解释,一边帮助其刷身份证过闸机。
赵钟慧表示,“春节前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的少数民族旅客经常乘坐火车走亲戚、串门子,他们说话时经常夹杂着方言,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可以听得懂,也方便交流。”作为畲族姑娘,赵钟慧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旅客需求尤为敏锐。春运期间,她不仅充当方言翻译,更当起热心的“移动服务台”,手把手为旅客讲解、演示“购票候补”“临时身份证明”等功能。
成铁志愿者赵钟慧向旅客介绍12306“临时身份证明”功能。通讯员彭亮 摄
日均28趟经停列车的密集客流中,赵钟慧的微信步数长期“霸榜”。重点旅客接送、突发情况处置、候车秩序维护……高峰期她每天要处理20余件服务事项。“服务时要眼快、嘴甜、手勤。”春运至今,她累计帮扶重点旅客63人次,好人好事记录写满了半个笔记本。
“今天又是很充实的一天。”傍晚交接班时,赵钟慧望着站台渐次亮起的灯火感慨道。此刻,新一批“小橙子”已接续上岗,这些春运中的“显眼包”们,正用青春热情编织着归途上最动人的风景线。(记者 李婧怡 通讯员 陈俊霖 李艳岚 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