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公益

公益新闻 >> 正文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发稿时间:2025-11-13 18: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纪念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5年11月12日,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6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在京举办“薪火十年,益心同行——赓续白求恩精神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主办方供图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在致辞中介绍,基金会连续19年资助白求恩医学部学子,累计向49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助学金103万元。此举不仅缓解了学生们的经济压力,更将白求恩精神的种子深植于心,激励医学学子精进专业、服务人民。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主办方供图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表示,白求恩精神是跨越国界与时代的精神财富,校友会将继续与基金会携手,拓展公益新路径,努力服务人民健康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主办方供图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回顾了基金会十年发展历程,基金会十年发展征程中的同行者们致以诚挚感谢。她表示,十年来,基金会已发展成为系统化、规模化的公益平台,累计公益规模超过30亿元,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人群超过5600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主办方供图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先生通过视频致辞。他认为,白求恩精神不仅是中国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主办方供图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深入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医疗慈善的使命与创新。他指出,“十五五”时期将是医疗慈善发展的关键期,基金会应发挥平台优势,整合专业力量,推动医疗慈善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吴中学。主办方供图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吴中学以《与白求恩“相遇”——我人生中的几件幸事》为题,讲述了白求恩精神对他五十载从医生涯的深刻影响。他动情地回忆:“作为一名白求恩学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白求恩那样的好医生,培养一代代白求恩传人。”如今,他悉心培育的学子已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学科中坚力量。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主办方供图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在主旨演讲中从“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白求恩精神的内涵”“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白求恩精神的文化内核与当代价值。他指出,公益事业的“利他性”,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内核深度契合。他强调,白求恩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精神文明的高地,具有跨越时空、超越行业、民族与意识形态的永恒魅力。 

圆桌对话环节。主办方供图

  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医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凝聚发展共识。嘉宾各抒己见,探讨如何为新时代医疗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方向。 

基金会全新品牌标识发布。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发布了基金会的全新品牌标识,并详细阐释了新标识的设计理念与深刻寓意。她表示,新标识既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承诺,体现了基金会对传承与创新的并重。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陈天平发布《倡议书》。主办方供图 

  活动还发布了《弘扬白求恩精神 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行动倡议书》,其中提出四项核心倡议:一是弘扬白求恩精神,做有温度的医者;二是共建公益生态,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倡导慈善文化,营造尊医重卫氛围;四是深化医学人文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据悉,来自医疗、公益、企业、媒体等领域的领导、专家、白求恩公益形象大使艾尼瓦尔及合作伙伴近150人出席活动,共同回顾基金会十年历程,探讨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展望党建引领下医疗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田昕禾) 

责任编辑:王煜鑫